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鲁安"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辨器物 识文明 情系华夏——《杨鲁安藏珍馆藏品菁华》自序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3年 第4期 51-53页
作者:杨鲁安 
我的祖籍河北沧州,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五日出生在天津回族世家,今已年逾古稀,而大半生成长和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北疆人文和风物哺育了我。此情终生难忘。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自古及今有多民族聚居.繁衍了中华文明.光耀万代,人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凝朱泥 翰墨飘香--记西泠印社理事孙家潭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17年 第2期 2-5页
作者:杨鲁安 
孙家潭 别署庆堂、大风堂、真水园主人,1948年生于天津。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院篆刻院特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古玺印、古砚收藏家、天津文史馆员、2002年组建成立天津印社并首任社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吞吐正气 俯仰大荒——贺贵玺书法篆刻作品赏析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7年 第1期 24-24,65页
作者:杨鲁安 
贺贵玺同志,从我问艺已逾22个年头.他对待书法篆刻艺术执著探索,潜心创作,付出大量心力,经历了感--悟--化的蜕变过程,从而取得一些可喜的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何奇耶徒的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蒙古学信息》1993年 第1期 39-40页
作者:杨鲁安 
何奇耶徒1954年10月生于呼和浩特,祖籍科尔沁。他先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任教。1978—1981年曾在南京交响乐团进修,三年期间勤攻弦乐技法,课余多次参观当地举办的全国大型书法绘画展览。更向林散之、武中奇、费新我、尉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取而精一——读篆书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收藏 引用
《书法》1999年 第5期 4-6页
作者:杨鲁安不详 
篆书在我国书法史上出现最早,数千年来不断发展和衍变,自商代贞人■、宾、争、韦等,乃至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南唐之徐铉,金之党怀英,清之邓石如、杨沂孙、吴大澂,近代之吴昌硕、罗振玉、丁佛言各家,代有传人,流派纷呈。本人仅就半生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落笔纷披大有神——康新民书法艺术赏评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画报(蒙汉文版)》2008年 第1期 44-47页
作者:杨鲁安 
我友康新民早年投师于青城名家王裕民先生门下问艺,从楷书入手,习钟、王、褚、颜诸家体。隶书广临《张迁》、《石门颂》、《封龙山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然去雕饰——书法艺术创新刍议
收藏 引用
《书法》1998年 第6期 2-4页
作者:杨鲁安不详 
近日,偶然检出一张晒蓝图纸,上面印着吴玉如于一九八〇年写赠天津收藏家黄大为的一幅墨迹,写道:“近人重书法,须知书画同源,能免匠气便是佳作,所谓一任自然,自然者天然也,一笔画间,都有来处可矣。”通篇纸墨相生,神融笔畅,充满活力,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雅静情怀寄印踪——方介堪先生印风赏析
收藏 引用
《书法》2002年 第4期 53-55页
作者:杨鲁安不详 
前年金秋,千里迢迢自呼和浩特赴温州开会,随西泠印社社友一道,造访方介堪艺术馆时得以观赏馆内陈列当年介翁所刊数百方篆刻精品,叹为观止。近又重读《方介堪印选》和《白鹃楼印蜕》两部宏篇,睹印怀人,犹如吟诵王昌龄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