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适应故障诊断系统的主动性需求,扩展基于产生式规则专家系统的描述能力,将Event-condition-action(ECA)规则引入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基于ECA规则推理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框架。形式化故障,分析故障要素与规则的关联,定义利用ECA规则对故障进行建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ECA规则推理进行故障诊断的过程。以高速列车地面故障诊断系统为例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摘要:该文研究了无人机蜂群飞行同步的检测和干扰方案,把无人机蜂群飞行同步过程看作复杂系统的涌现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双阈值的涌现判定算法。通过同时监测目标系统飞行同步过程中的熵差和网络连通度,克服已有算法因忽略网络状态监控而误判的问题,准确及时地识别飞行同步的发生、达成和失败,为控制抑制时机提供坚实的前提基础。以平均功率为约束设计带内干扰行为,从使目标系统通信容量降低的角度建立干扰行为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其效能。研究发现,低强度持续干扰可有效迟滞目标系统同步过程、延长同步时间,且具有更好隐蔽性;中等强度持续干扰可快速终止飞行同步过程。基于以上分析,首次根据破坏和迟滞的不同作战意图设计了无人机蜂群飞行同步的反制方案。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摘要:分析了新型圆锥曲线图规(椭圆规、双曲线规和抛物线规)设计的数学原理,利用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和几何性质提出了一套图规设计的基本理论,基于这套理论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由多个简单连杆型机构零件组合而成的圆锥曲线图规;应用这种组合图规可以规范、快速地绘制出各种工程上常见的二次曲线,弥补了工程制图中一般绘图仪器功能单一的缺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在数控机床上提高曲面加工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在于数控插补算法的选择,因圆弧插补算法在圆弧连接处可达C1连续成为常用的数控插补算法。提出一种步长不变式双圆弧插补算法,基于几何条件推导步长不变式双圆弧公切点的数学模型,建立基本数控曲线任两点构造双圆弧的局部坐标系与绝对坐标系的数学变换,给出误差分析的公切点斜率的调整方法及误差判别模型。因其插补误差的调整与插补步长无关联,使插补误差的调整不需要改变加工工艺参数。步长不变式双圆弧插补算法能适应不同加工环境下不同加工工差的多样性要求,具有较好的数控加工柔性,便于实现高效快速的数控加工。通过对中大口径轴对称非球面元件超精密磨削加工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其插补允差范围小于0.002μm。
摘要: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实现姿态、位置控制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控制系统的奇异点问题,并能实现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量的上限保护。另外,针对无人机鲁棒性、抗干扰性能和动态性能等多指标综合问题,采用了凸集成设计思路,实现了各通道多指标性能之间的平衡。仿真结果证明了在输入饱和约束下,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以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作为分光器件,采用FPA-640×512InGaAs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作为光学敏感接收器件,设计了近红外成像系统。该系统由AOTF光路模块、射频驱动源模块及阵列探测器成像模块3大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AOTF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该原理设计了高频信号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用来驱动AOTF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处理单元的探测器成像模块,在接收到来自射频驱动同步接口电路的上升沿信号后,产生探测器正常工作所需时序,最终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实现图像复原。搭建了近红外成像系统,实验表明,在0.9~1.7μm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系统成像质量清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俯仰附加转动惯量是平流层飞艇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飞艇的姿态和平飞控制。通过工程估算和实验辨识的方法对该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符合较好,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分析结果证明了工程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实验辨识思路在飞艇飞行品质上应用的可行性。
摘要:以某茶楼为例,从生态功能、建造功能、美学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构建了公共空间室内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加权平均算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茶楼室内景观设计总体“较好”,得到了顾客的好评,可为室内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在未来的飞机驾驶训练过程中,训练所用的飞行器驾驶舱模拟器系统需要大型的物理组件创造出一种真实的体验感,不仅成本非常高,而且整个设备过于庞大。近年来,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模拟器的设计,也必将在未来飞机的驾驶舱中实现。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飞机驾驶舱人机交互方法,这种"数据手套"交互系统在飞行员和飞机之间构建了一种高可靠性、高交互效率的人机交互平台,为飞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供了便携、通用的记录环境,是未来驾驶舱高效人机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针对数控加工的特点,分析了双圆弧拟合的方式,运用VB实现了双圆弧拟合算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对误差分布的分析以及对影响误差因素的研究,探索了双圆弧曲线误差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基于步长规划来减小误差的改进拟合算法。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