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林木"
4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重新界定“当代艺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当代艺术版)》2011年 第1期 100-105页
作者:林木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本该创意十足,因为美术家应表达的是个人的心性,但中国美术界偏偏是个极度因袭守旧的领域。古人喜古仿古且不论,今人也是因循模仿成风。国画界仿古人,油画界仿洋人,双年展仿外国双年展,"现代艺术"仿欧洲现代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们何以要“重返中国”?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 第6期 40-42页
作者:林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我们这些中国人,也开始思考"重返中国"的问题了!这一个世纪,我们"洋"得太狠了!我们追逐西方追了一个世纪,把中国自己给撂在一边,把自己全忘了!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重新崛起,已引起世界的强烈关注。忘掉自己的中国人突然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无所不在 美无所不在——记戈壁画家文祖云的版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1996年 第7期 56-57页
作者:林木 
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段西方文化味很浓的精辟之语:“生活就是美”。是的,有的生活、环境的确不错,的确很美。江南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直接抄下来也已不错。黄山、泰山,山势嵯峨,古树森森,云海漫漫也自已动人。江南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进化论美术思潮中的另支别派──论俞剑华进化论思想中的民族自强倾向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 第2期 18-20页
作者:林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在20世纪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潮中,有一种倾向是以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阶段作为人类进化的普世性规律,结果是导致中国人的民族自卑和崇洋媚外的奴化倾向。但同样受此思潮影响的俞剑华,却因对东西方艺术的缜密而深刻的研究,厘清了东西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立特行的版画探索——徐仲偶的版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1年 第12期 29-31页
作者:林木 
徐仲偶及其版画艺术在版画界应该是个颇为奇特、值得关注的现象.应该承认,当今版画界是很有些不景气的.不仅民众对版画的欣赏十分有限,当今热闹的艺术市场对版画的需要也令人寒心,就是版画家自己也纷纷转行,去凑油画和国画的热闹.除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孜孜学者志 拳拳爱国情——读王春立先生美术论集《人民的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06年 第1期 91-93页
作者:林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春立先生邂逅于古老的甘肃,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榆林与敦煌,成天沐浴着中国远古艺术的辉光,我发现作为画家的春立先生对这些民族传统艺术不但热情非常,而且颇具功底与眼力,面对民族艺术的瑰宝,所评常有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近古盲区
收藏 引用
《美术》1992年 第8期 66-69页
作者:林木 
文人画,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明清阶段文人画几乎占了画坛的绝对的统治地位,又对今天的“中国画”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明清文人画的总体研究仍属薄弱环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凭情会通,负气适变--阿鸽艺术的心路历程
收藏 引用
《美术》2016年 第6期 67-70页
作者:林木四川大学教授 
1960年,当从未离过家的瘦小的12岁彝族小姑娘金叶阿鸽骑着马,在苍茫宏阔的大凉山崎岖山路上边走边哭地走了3天,才走到有汽车的地方而被选送去了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读书的时候,幸运之神不仅改变了阿鸽的命运,也给当代画坛带来了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素描者,艺术之正德也——《素问》第五回展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18年 第4期 4-9页
作者:林木四川师范大学 
[本刊讯]《素问》系列展览由四川英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英盟当代艺术馆)在2012年发起,时至今日《素问》将迎来第五回展。回看过往的四届《素问》,可谓备受关注。一方面展览汇集了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素描实践,另外很重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是一元“正确”,还是多元错误?——读王瑞芸《回应“当代艺术的困惑”》有感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8年 第9期 154-156,153页
作者:林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王瑞芸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回应“当代艺术的困惑”》。王瑞芸的文章是回应秦兆凯不久前在《美术观察》第三期的文章《当代艺术的困惑》一文。与王瑞芸游学美国欣赏当代艺术不同,秦兆凯也是在游学美国时因“当代艺术”的现象而引起一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