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Skyline查询处理是近年来信息管理和数据库交叉学科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其广泛应用于多标准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导航系统、数据挖掘和可视化以及信息推荐系统等领域,然而,在实际的联机查询应用中,skyline查询的结果具有固定和多用户共享特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进,查询结果的可选择性逐步降低,从而最终导致查询结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提出k一quasi skyline查询,来丰富传统skyline查询的结果集,并与目前主流关系数据库产品无缝集成.为了提高任意维空间上k-quasi skyline查询的效率.设计了基于正规格索引的计算方法EARG(efficient algorithmbased on regular grid).EARG算法通过格之间的支配关系来缩减对象间的比较次数,从而显著降低k-quasi skyline计算的时间开销.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EARG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摘要:发明一种防辐射核医学废弃物垃圾箱,用于使用核素开瓶、稀释、分装、标记、淋洗、注射和给药过程产生的核辐射废弃物的收集和贮存,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在将放射性废弃物投放垃圾箱过程中受到核辐射的损伤,减少医疗废物对医务人员和周围人群造成伤害.
摘要:不同的需求设计方案对软件系统中非功能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影响。这些非功能目标一般不能以一种绝对清晰定义的程度来满足,常常是以一种部分满意的方式实现,现实中寻求"满意"解比寻求"最优"解更符合实际情况。为了反映此特性,该文在分析目前已存在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利用Letier和Lamsweedre提出的基于概率理论的面向目标的推理方法,对目标部分满意度建模。模型建立在客观标准基础上,在领域内具有实际物理解释,获得了不同方案对目标满意度的影响,可更好地用于指导需求分析和设计决策。
摘要:提出一套适用于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功能目标驱动模型化方法,并对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开发过程模型、组织机构模型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
摘要:领域分析是领域工程的核心工作,是保证系统化的软件复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全面介绍了领域分析的概念组成、过程框架、工作产品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方法和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摘要:基于对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开发问题复杂性以及传统软件开发理论、方法、技术在解决这类复杂性问题所存在局限性的深刻认识,借助系统科学在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理论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和功能目标驱动的模型化方法,并对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开发过程模型、组织结构模型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
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中的应用,采用MEWS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对院前急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探讨该系统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院前急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 2005-01 ~2006-12(4026例)院前急救患者,试验组为2007-01 ~2008-12(5203例)院前急救患者;对照组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试验组采用MEWS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管理方法,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患者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收住院患者30 d病死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留观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1).试验组病情评估及综合管理更完整、更科学、更实用及急救处理更准确.结论 本研究为医院急诊学科建立一个规范且共享性强的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设计一个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实施方案;为更好开展现场急救,高效转送,缩短接收医院进入状态的时间提供了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该方案在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05年1月—2006年12月(4026例)院前急救患者,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007年1月—2008年12月(5203例)院前急救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院前急救患者24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收住院患者30d病死率。结果对照组4026例,24h留观患者74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7.82%(58/742);收住院患者30d病死350例,病死率8.69%(350/4026)。实验组5023例,24h留观患者947例,意外事件发生率4.86%(46/947);收住院患者30d病死267例(267/5023),病死率5.3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留观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收住院患者30d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结论建立在MEWS评分系统上的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能够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摘要:1968年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Mcilroy在其论文“大量生产的软件构件”中首次提出了复用这一概念,从此,人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面相对象技术的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基于软件构件的复用技术研究又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现实可行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构件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在构件复用技术这一领域比较成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创伤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该方案在创伤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09年1~12月(825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按照创伤院前急救常规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010年1~12月(1201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设计创伤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825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数39例,病死率4.72%(39/825)。实验组1 201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数24例,病死率1.99%(24/12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χ2=11.20,P<0.05)。结论建立在MEWS评分系统上的创伤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方案,能够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病死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