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林科吉"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马尔库塞的艺术功能论初探
收藏 引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5期27卷 116-120页
作者:林科吉渝西学院中文系重庆永川402168 
艺术功能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建立在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基础上 ,表现了本能与文明、感性与理性的对立 ,以及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对新感性的造就、对世界的改造和重建等。马尔库塞的艺术功能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论图像作为第四重证据的效用
收藏 引用
《求索》2009年 第9期 209-211页
作者:林科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图像的基本含义是直观的可视的象征形象,在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视域里,图像作为叶舒宪先生所倡导的四重证据法之一,其证据性质与考古实物相当,体现了人文科学研究重实证的精神,但图像的来源范围却超出了考古,也包括民俗资料、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比较中理解《白鹿原》的“真实”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 第11期11卷 157-162页
作者:林科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本文将《白鹿原》与《金翼》《两户人家》进行"跨学科"比较,显示出作家所追求的文学真实中,其核心体现为文化的真实。通过比较发现,陈忠实膺服的文化—心理说,并非一个时髦的概念那么简单,其内在支撑点包括类似于人类学田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符号经济”与“人类学想象”——对《阿凡达》艺术想象的解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3年 第10期 144-147页
作者:林科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好莱坞影片《阿凡达》在席卷中国票房的同时,引起了国内电影界的热烈关注,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停留于一般所谓的技术革新这个视点上,因为该片既充分体现了后工业时代商品生产的"符号经济"价值,又"能通过人类学知识得以阐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人类学理论中第三、四重证据法与神话——原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 第12期 85-92页
作者:林科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由于"原型"概念内涵的复杂性,再加上原型批评理论在弗莱那里的"半人类学"性质,故此当其"旅行"到中国后,难免造成我们在理解、接受和运用上出现偏差。本文分析了弗莱原型理论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中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与治疗——谈范雨素的文学行为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 第8期8卷 135-137页
作者:林科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一个名叫范雨素的中年女性出名了。她本是一个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一个今日中国普遍使用的词汇,它指向一个阶层,一个为城市化的中国付出了艰辛劳作而自身仍然处于底层、数目极其庞大的群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三期主流电影论析(一)
收藏 引用
《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 第2期20卷 34-37页
作者:林科吉重庆师专中文系重庆永川402168 
第三期主流电影承延十七年 /新时期“主流”传统 ,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注意了艺术创新 ,尤其在话语策略的运用、意蕴深度的开掘等方面体现出对“主流”传统的创造性、变革性的突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电影画面的构图
收藏 引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4期18卷 80-83页
作者:林科吉重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重庆402168 
作为视听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语言”的独特性─—靠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达思想,而在画面语言的诸元素中,构图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其核心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三期主流电影论析(二)
收藏 引用
《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 第3期20卷 48-52页
作者:林科吉渝西学院中文系重庆永川402168 
第三期主流电影承延十七年 新时期“主流”传统 ,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注意了艺术创新 ,尤其在话语策略的运用、意蕴深度的开掘等方面体现出对“主流”传统的创造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