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林继中"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诗学的文化创意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 第3期32卷 29-34页
作者:沈金耀 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漳州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人如何培育、完善自己,这是根本性的文化创意,与时下流行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文化诗学以其历史性的视野、跨学科的研究策略、整体性的思维重返文化整体,开辟文化创意的广阔领域与可能性。继承"兴于诗"等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 第1期 29-34页
作者: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创造了一些在图上看似乎并无矛盾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图形,如荷兰版画家M·C·埃夏“了望塔”画中连接两层建筑物的一根柱子,同时又是错开的。下面这个图形也是“不可能图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陈子谦著《钱学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1993年 第4期 148-151页
作者:林继中 
鲁迅晚年最提防“捧杀”,因为文坛总有那么一些“啃招牌边”的人,嗡嗡地围定一个或几个名人,礼赞拜谒。动机嘛,无非如钱钟书所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物尊敬艺术,就收集骨董,附庸风雅。或出于利用,例如坏蛋有所企图,就利用宗教道德,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蔓状生长的文学史模式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4年 第3期 129-137页
作者: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 
文学发展史是随着与文学史相关的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传统的“正变”论有其相对合理的解释。然而正与变并非循环反复的关系 ,而是体现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互动关系。宏观地看 ,文学与文化之间是子系统与系统同构运动的关系。文化建构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可以兴——古文论范畴的动态结构例说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 第3期 2-8页
作者: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毋庸讳言,中国古文论范畴的界定不如西方文论范畴的界定那么稳定、明确。然而,我们如果遵循中国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去体察,结合创作实践去体悟,则往往会发现它好比模糊数学,在动态中别具一种明晰与准确。以布封《关于文章风格的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莺莺传》叙事艺术探析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2009年 第2期 142-148页
作者:祖国颂 林继中福建师范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 
唐传奇《莺莺传》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性:矛盾的人物形象,镜像化的人物关系,叙事空白的表意形式,以及"诗"与"史"的内外结构互补。这使小说在唐代传奇文学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以道情性之正”--论宋代理学文学的情性观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 74-81页
作者:邓莹辉 林继中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情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理学家借助于体用论的思维模式来阐释情与性的关系,并且通过"心统性情"说和"性体情用"说,将性与情统一于心,以此展开对"性"与"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律铺陈排比的叙述方式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 第1期 11-19页
作者: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 
杜甫长律颇能显示其“浩荡津涯”的艺术特征。杜甫的叙述方式,前期多用“缘事而发”,后期则转向“以情使事”。排律是体现杜甫探索新叙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因”源自赋的铺陈排比的艺术精神。跳脱的叙述方式与反讽的内结构,则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以杜诗为例
收藏 引用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2期5卷 33-39页
作者:林继中 
诗歌中有些意象、意境,是现实中所不可能有的,是所谓的“不可能图形”.在杜甫的创作实跋中,为表现猫神形象这种不可表达物之表达,往往借助乃至改造客观形象,以最大限度逼近直接视觉,化虚为实,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然而,这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味生命的艺术——论陶渊明的审美实践
收藏 引用
《东方丛刊》2006年 第2期 95-109页
作者: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 
林语堂称得上是中西文化的“边缘人”,他的一些见解往往为一般人所不能道。如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就是以中西双方文化互为标准,双向比较,从而披露了中国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独特的生存方式。在生活节奏日见促迫的今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