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林荣松"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严把语言文字关与叶圣陶的工匠精神
收藏 引用
《出版科学》2018年 第3期26卷 32-36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宁德352100 
叶圣陶是编辑出版家,又是文学家、教育家和语言艺术家。正因为多重身份集于一身,叶圣陶强调"编辑一定要严把语言文字关",说到底就是要有一种工匠精神。这是叶圣陶编辑出版理念与实践的最大亮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名家的重要标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与情感的交响——郁达夫抒情小说文本解读
收藏 引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4期 61-64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冰心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收藏 引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1期 50-55页
作者:林荣松 
冰心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杰出代表。从她被五四惊雷震上文坛的那一天起,便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人注目。她用自己成功的艺术实践,允分显示出被解放了的女性的文学创造力。 在冰心的创作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女性题材的作品。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时期历史小说的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 第12期30卷 56-61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福建宁德352100 
五四时期的历史小说是文化转型与历史观念革命的产物,成为新文学小说一个重要的门类。其时历史小说理论建设抓住了"历史"与"小说"关系的关键,创作实践则以现代意识重新表现历史和历史人物,体现了古今历史小说质的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小说
收藏 引用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3期 39-43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专教务处福建宁德352100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小说是五四文化转型与历史观念革命的产物。其时引人注目的历史小说仅有数篇。这些作品多出自名家之手,体现了上述作家的历史观念与文学追求,显示了历史小说创作广阔的艺术空间,在历史小说创作的若干重要问题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鬼神信仰与五四小说
收藏 引用
《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 第5期23卷 35-38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 ,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 ,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 ,观照社会人生 ,构建了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精神·地域文化·故乡情结——论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3期 39-43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专教务处福建宁德352100 
五四乡土小说的勃兴,与社会文化转型有关,也是新文学自身的期待与选择。五四乡土小说起势 不凡,所表现的地域文化色彩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艺术上则以三种范式互补共荣。而爱恨交织 的故乡情结,大大丰富了五四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有效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语境与“五四”文学的“疯颠”景观
收藏 引用
《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 第7期13卷 30-34页
作者:林荣松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宁德352100 
伴随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和人格现代化,作家们对"疯颠"景观的垂青成为五四时期的一种文学时尚。在五四小说中,"疯癫"体现着人们良心磨难的存在状况及其文化冲突的复杂背景,从特定角度表现了人们在转型时代的病态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