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以福建省南平市梅口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坍塌、滑坡、距水域距离、交通通达度8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进行乡村景观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梅口村生态环境最重要指标为土地利用类型,其次是距水域距离,第三是滑坡和崩塌,坡度和坡向一般,交通通达度和地形地貌影响较弱;距离水域越近、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和坡度较大的地区景观生态敏感性越强,而在地势较为平坦,居住点较多的地区景观生态敏感性较弱。现已集中建设居住地段为低敏感区,沿松溪河畔及周围一定程度的距离范围内为一般敏感区,靠近山脚有做部分开发利用地段为中敏感区,村域东南方向部分区域表现为较高敏感区,村域西北方向海拔最高地段表现为高敏感区。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要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介绍了中国在各类乡村发展和建设中乡村景观营建的现状,总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1)成为"城市景观"形式;(2)缺少乡土特色;(3)人性化设计缺失;(4)设计缺少可持续性。文章还简要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阐述了乡村景观对其借鉴和融合的意义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理论提炼乡村景观设计元素,从多个角度和多个设计优势融合乡村景观文化精华,提出日后乡村景观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