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栗保明"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13MJ大功率脉冲电源的诊断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14年 第4期40卷 1153-1158页
作者:田慧 夏言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监测高功率脉冲电源的工作状况,设计、制作了13 MJ大功率脉冲电源的诊断系统。该系统由Rogowski电流互感器、高压探针、光电隔离仪和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及运行软件组成,能够检测到每个电源模块的工作状况,可以迅速判断出发生故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电磁干扰下Scandiflash X射线系统外触发技术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05年 第2期17卷 93-96页
作者:田慧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解决等离子体放电产生强电磁辐射影响Scandiflash脉冲X射线系统正常触发的难题,设计了适用于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的Scandiflash脉冲X射线系统外触发系统.使用Rogowski线圈将高压信号转换为低压信号,用光纤传输系统隔离强电磁环境.该触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贮液室流体响应特性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爆炸与冲击》1995年 第4期15卷 356-362页
作者:栗保明 金志明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中,贮液室流体系统可能发生由自激振动与强迫振动构成的耦合振荡,在喷射结束期很可能形成共振。文中利用线性化近似方法推导出流体系统压力与流速的传递方程,并分析了贮液室流体系统对于瞬变激励的响应模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装填密度钝感发射装药的内弹道遗传算法优化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08年 第3期20卷 29-32页
作者:林庆华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在对高装填密度钝感发射药燃烧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内弹道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内弹道优化问题中的约束处理方法和遗传搜索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和分析了钝感发射装药技术提高火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磁轨道炮后坐过程研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15年 第2期36卷 227-233页
作者:石江波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 
分析了电磁轨道炮发射时后坐运动的特征,将其运动分为3个时期:电枢膛内运动时期、电枢出膛后残余电能释放时期和惯性后坐时期;进一步将每个时期的后坐运动分为自由后坐运动与制退运动。分别分析3个时期身管后坐的运动特征,根据其运动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缠绕预应力的轨道炮身管复合外壳渐进损伤分析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16年 第6期37卷 988-995页
作者:尹冬梅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 
基于渐进损伤理论和Hashin失效准则,建立轨道炮身管纤维缠绕复合外壳的三维渐进损伤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和预测其损伤的起始和演变发展。借鉴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设计理论,计算了等环向应力缠绕的预应力,分析了缠绕预应力对复合外壳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热增强型固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1998年 第1期10卷 1-6页
作者:卢顺祥 栗保明 吴轩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描述了消融毛细管中高压电弧放电下的等离子体形成、喷射和火炮内弹道过程;建立了脉冲功率源放电模型、消融毛细管放电模型、内弹道集总模型的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对膛内压力曲线形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单脉冲点火、多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瞬态多物理场求解器的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建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20年 第9期41卷 1697-1707页
作者:林庆华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 
为研究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瞬态多物理场的作用机制与内在规律,建立包含电路、电磁场、热场和结构场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计入材料非线性、结构变形、接触碰撞等实际因素。采用隐式有限元格式求解电磁场和热场以及显式有限元格式求解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磁轨道炮被动式炮口消弧装置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16年 第4期28卷 62-67页
作者:唐波 徐英桃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了研究电磁轨道炮消除炮口电弧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被动式炮口消弧装置,建立了含有消弧装置的内弹道计算模型。分析了被动式消弧器的两个作用原理,第一个是磁通压缩原理,能够在电枢中产生反向电流,以减小炮口剩余电流;第二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磁轨道炮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 第1期38卷 149-154页
作者:林庆华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了研究电磁轨道炮的热生成机理及其温度分布特点,本文建立了三维瞬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发射时身管和一体化发射单元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化过程,以及发射后的身管散热过程,讨论了温度对射速的影响。数值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