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梁培先"
4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书法已进入“博傻”时代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2年 第16期 137-138页
作者:梁培先不详 
股市有言:空头不死,泡沫不灭。意思是说,当所有人都看好市场的时候恰恰是泡沫开始破灭之时。而在没有破灭以前,傻瓜赢傻瓜的游戏规则总是使人产生一种永远上升的幻觉:我承认自己可能是傻瓜,但只要不成为最后一个傻瓜就有的赚头,这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形式基础之我见·三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4年 第4期 126-129页
作者:梁培先 
中国传统的哲学及其宗教学说,不仅视整体为质,也视局部为质;一点一画,纵然脱开整幅画、整个字,但它同样是“道”的完成物,它的形式仍含蕴着“道”的精神.任何微观的局部,它本身就是一个“宏观”,虽则,在形式上它是局部、是不完整的,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形式基础之我见·六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4年 第16期 134-137页
作者:梁培先 
上一节我们谈到书法的图形至少有三种,一是篆籀的高古图形,二是王羲之的阴阳图形,三是宗教指引下的心象图形.第三种图形已超越了正常图像学的范畴(古人称为逸品),所以,在下面的几个章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前两种.这里讨论第一种.大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形式基础之我见·七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4年 第20期 142-145页
作者:梁培先 
第七节方块字和九宫的观念演绎由于象形图形在甲骨文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故而,甲骨文时代尚见不到方块字的任何痕迹。汉字构形趋近方块形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以著名的《史墙盘》(图一)为代表的一批青铜文字中出现了方形的界格,将文字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书法的“天—人”图式及其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6年 第6期 149-151页
作者:梁培先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周易》、《老子》、《中庸》、《大学》以及《孟子》、《庄子》等重要典籍共同构成的以有限之人生体验无限之宇宙,进而把人生领受为可以以有限抵达无限并与无限相与为一的"天一人"运思方式,构成了我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气凛凛 笔阵堂堂——看刘元堂作品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4年 第10期5卷 88-90页
作者:梁培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 
和元堂兄相识已经有十年了,虽然他在城西、我住城东,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相处交谈,都是非常投契。记得有一次,他和我说:我的老家胶东过去属于齐国,你们赣榆也是齐国的。我这才想起老家有个叫"齐拱"的村庄,确实如此。三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视觉与传统的竞技之外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7年 第10期 25-25页
作者:梁培先中央美术学院 
书法到底有没有标准?有,也没有。所谓“有”是指定性的标准;“没有”是指定量的标准。我们无法用一种对象化的方式,去确认一件书法作品究竟可以打多少分,更何况,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法去衡量人文艺术,这本身就是一种错位。但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篆痕印心——马士达纪念专题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12期 138-149页
作者:安远远 李刚田 陈洪武 庄天明 白煦 刘彦湖 叶培贵 杨涛 魏广君 刘墨 李路平 马啸 朱中原 菊山武士 梁培先 顾工 
作为中国美术馆二0一六年国家美术作品捐赠收藏系列展,“篆痕印心——马士达艺术作品展”于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现代都市水墨和抽象水墨的批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3年 第7期 98-98页
作者:梁培先 
现代水墨'现代性'展开的逻辑,首是移植的'现代性'。现代水墨大多是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的一种'现代'艺术运动。也可以说,整个现代水墨运动的实质不过是以中国式的笔墨工具'玩'一遍现代艺术(其中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创作观——作为传统观念之集成的中国书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1年 第10期 82-82页
作者:梁培先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主要手段的艺术,但在由书写到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今天的书法史研究越来越支持以下的观点:视觉性的因素只是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最关键因素。关于这一点,古代书论中常说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