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樊钧"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CDIO理念及产学结合的数据库课程教改实践
收藏 引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5年 第2期21卷 127-129页
作者:樊钧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广东深圳518100 
针对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课程教学实践性不足的问题,该文基于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理念,探讨了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引入在线判题编程实践、数据库软件综合项目设计与开发、互联网业务在线判题以及互联网场景理论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淮源庙碑》的流传及书法略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9期 171-173页
作者:樊钧 藏小霞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汉淮源庙碑》是东汉时重要的庙堂碑,本文通过对该碑不同版本拓本资料和相关史料比较研究,厘清了宋代以来历代金石学文献记录含糊不清和吴炳重书不准确的记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导公交优先 管控交通需求——苏州古城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4年 第5期38卷 54-57页
作者:樊钧 李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把握苏州市成立全国惟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这一机遇,《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提出以全面的名城保护观为指导思想,在古城构建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管控交通需求,建设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关系数据库与城市地质信息系统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年 第6期24卷 48-49页
作者:樊钧杭州大地计算技术研究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勘测单位计算机应用已从孤立地处理单项工程走向管理和决策,以大型关系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大型勘测单位设计地质信息系统的新命题。本文介绍了地质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大型关系数据库在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街道慢行品质的多维度评价与导控策略——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整合分析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9年 第14期35卷 5-11页
作者:樊钧 唐皓明 叶宇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日益提升的空间品质需求需要更人性化、宜步行的街道。在当前城市设计的实施及评估中,急需一套综合、快速的评价方法来评估街道的慢行品质,以协助更精准的设计导控。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例,探索多源大数据支撑下的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红主持人的背后站立着拄拐妻
收藏 引用
《八小时以外》2003年 第3期 28-30页
作者:樊钧 
1997年7月,沈阳电视台当红节目主持人鲍大川相当奢侈地抛洒了整整一汽车鲜艳的玫瑰花瓣,在近三百位亲朋好友参加的婚礼上,隆重地与残疾姑娘王枫溱携手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人们在问——这位残疾姑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鲍大川究竟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建设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思考
收藏 引用
《交通与港航》2019年 第6期6卷 18-23页
作者:樊钧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空间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与锚固点。针对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短板,在全面解读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建设国家级交通枢纽的战略框架,确立融入上海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策略,并在航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及实践
收藏 引用
《都市快轨交通》2016年 第6期29卷 20-25页
作者:李文峰 刘亮平 樊钧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 
加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衔接,有利于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骨干作用,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从苏州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出发,梳理总结了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的主要思路,全面评估轨道交通1、2号线的规划实施情况,结合典型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路客运枢纽的班线组织与配置方法初探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 第11期24卷 140-142页
作者:金凌 樊钧 陈双燕 黄海南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29 
针对公路客运枢纽班线配置问题,对班线组织和配置方法进行研究。在考虑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基础上,探讨了客运班线的组织和配置原则,提出班线组织主要是协调集约化和分散性两种需求。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宏观配置方法结合场站体系和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本尺度下的社区生活便利度测度——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精细化评估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20年 第5期 10-15页
作者:樊钧 唐皓明 叶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200092 
随着新时期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人本转型,社区营造中亟需一套量化的测度框架来对市民生活便利度展开分析,进而辅助生活圈的营造。文章基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视角,将以往难以量化的生活便利度解析为设施的绝对数量、相对数量、多样性以及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