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樊露"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产悬疑剧集中的东北之“声”:论声音人类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4年 第3期 15-20页
作者:樊露 王宜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随着国产悬疑剧集中东北叙事的兴起,《漫长的季节》《胆小鬼》《无证之罪》《平原上的摩西》等影像文本与东北地域空间、东北地域文化之间互相观照的关系,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关注,而声音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声音人类学“聆听”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旅游区品牌虚拟社区的经营策略——以故宫微博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2017年 第1期 8-11页
作者:王战 樊露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沙410081 
近年来,旅游区品牌纷纷开设虚拟社区,以求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品牌价值,但各社区之间水平差异较大,仍存在着内容设计欠周、形象传播单一、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等经营方面的问题,而故宫虚拟品牌社区在国内旅游区社区中一直走在发展的前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磁电源误差信号采集与处理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年 第10期21卷 130-134页
作者:李文俊 周世勋 张向利 樊露 熊金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桂林541004 桂林海威船舶电器有限公司桂林541002 
为了解决传统仪器在消磁设备误差检测中存在着测试周期长,精度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消磁电源模块误差的来源和消磁电源模块的特性,研究了消磁电源模块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瞬态特性的测试方法.同时对系统的自校正技术原理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聆听的”人类学研究:从“声景”到“声音人类学”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 第2期 102-108页
作者:樊露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本文首先着眼于声景概念的提出与阐释,将"声景"概念作为"声音"研究这项工作融入人类学框架的一种方式,这不仅拓展了声音文化研究的范围,同时也为日后声音作为艺术或工具在人类学研究中占据地位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跨学科性——以电影声音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1年 第1期 1-6页
作者:樊露 姚国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2011年,依托我国文化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科学研究分野日益细致的学术趋势,在中国艺术研究领域几代学者的努力下,终于使得艺术学跻身于学科门类之中,艺术学理论也随之拥有了一级学科身份,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一方面我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极简主义下的丰富意蕴——论贝拉·塔尔电影中的声音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18年 第3期 90-95页
作者:樊露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美国俄亥俄大学 
本文力图从电影声音理论的视角,以匈牙利电影大师贝拉·塔尔自1985年起执导的六部电影长片~①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导演及其声音团队所偏好的声音录制风格且同时追溯其原因;另一方面试图从语言、音响、音乐三个方面总结和分析贝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艺术在重大题材电影创作中的价值:以“十七年”抗战题材影片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 第3期 68-75页
作者:姚国强 樊露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角色的语言、物体发出的音响效果以及音乐等三个部分~[1],它们是电影听觉上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艺术表现上也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声音在电影中的创意呈现和美学表现十分重要,对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自由曲面的LED全反射准直透镜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应用光学》2013年 第2期34卷 325-329页
作者:樊露 李湘宁 王瑜 刘杰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教育部光学仪器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为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实现所需照明,满足各类LED照明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扩展光源的透射-全反射复合曲面的LED透镜设计方法。根据光源的大小由非成像光学原理确定反射面面型并计算光源发散角度,再根据照射的角度要求进行自由曲面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
收藏 引用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 第1期16卷 94-97页
作者:樊露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18 
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呈现出颇具时代特色的选择性。楚辞鲜明的艺术精神,如艳逸的才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坎咏怀的抒情方式被继承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优秀的文人五言诗传统。但身逢乱世、玄学流行,魏晋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进行了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记电影的时间塑形策略与传主身份建构
收藏 引用
《现代传记研究》2019年 第2期 193-207页
作者:樊露长江大学文学院 
传记电影的常规叙事模式遵循着线性逻辑和对事实的选择性累积,并运用回忆框架,对不可逆的时间之流进行塑形,使传主的生命历程从编年史走向心灵史。中国传记电影倾向于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中表现传主的命运沉浮和人生悲欢,在时间之流中截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