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檀传宝"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10年 第5期31卷 17-22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公民"和"公民教育"概念均非一成不变的固定范畴,其内涵的演变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公民概念具有历史特殊性和文化特殊性,同时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内涵的普适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公民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79~1994:功利主义德育观美学超越的历程
收藏 引用
《教师教育研究》1996年 第4期11卷 21-27页
作者:檀传宝南京师范大学 
1979~1994:功利主义德育观美学超越的历程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对功利主义道德观的超越是德育理论借助美学进行交叉研究的重要目标。本文回顾了最近十余年教育学、美学交叉的历程,认为在美育范围内研究德育功能有领域的限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育和德育关系的理论界定(下)
收藏 引用
《中小学管理》1999年 第11期 12-14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接上期) 美育特殊性的说明 美育不同于"教育"美育与"教育"的区别是具体和一般的区别.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任务不同.教育要完成促进学生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任务.其完成任务的方式是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2019年 第17期 34-35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今天,我们学校如何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这三大理论问题涉及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五育"之间的关系理解和劳动教育的思路设计,至关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生权利在学校中的实现状况调查研究——基于赛亚·伯林两种自由观的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2016年 第4期32卷 15-24页
作者:班建武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现代公民理性权利意识的养成,需要良好的日常生活土壤。考察学生权利在学校生活中实现的实际状况对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开展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十分关键。本研究主要根据赛亚·柏林的两种自由观,将学生的权利区分消极权利和积极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育三议题
收藏 引用
《教育学术月刊》1997年 第5期 15-18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大教育学博士后站 
美育三议题檀传宝一、美育概念的定义什么是“美育”?就像问什么是“物质”一样,人们对最基本概念的界定永远都只存在于回答的过程之中。教育理论界关于美育的定义颇多,但归纳起来首先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美育,其极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丽的德育在成长——“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的案例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德育》2006年 第5期1卷 52-57页
作者:檀传宝 蔡辰梅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大学教育学院 
“欣赏型德育模式”力图建立一种德美、育美欣赏过程中的“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中道德美和教育形式美的呈现去“涵泳”学生;设计审美、立美化的活动以使学生成长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强调运用艺术手段对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校社携手共同关注劳动教育
收藏 引用
《中华家教》2020年 第6期 16-17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今年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而这一切,无不在告知我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德教育的边界——道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德育》2006年 第11期1卷 5-8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考体制非改不可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1999年 第6期 23-24页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社会,高等招生考试应从知识考查为重心转向以能力考查为重心。 记诵代替不了创造,死记硬背此路不通。当代社会,比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应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应逐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