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武廷海"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承大国山河规画传统:新时代开展国土景观规划的基本任务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9期38卷 29-33页
作者:武廷海 郑伊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北京100084 
中国国土空间辽阔,历史悠久,长期追求并维系着大一统的局面。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看,以都城为核心的城市体系(城邑天下)是国土空间结构的统率,城市体系与行政体系高度吻合,与交通网络相辅相成,与大国山河相得益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山前寺院规画初探--以隆中广德寺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8年 第6期42卷 30-35,67页
作者:高元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国传统寺院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多重价值,山前区域的寺院多与自然环境相呼应。本文以广德寺为例,从城乡规划角度切入,探讨山前传统寺院的空间规划设计。广德寺营建的本质思想是"寺城同构",按照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场景营造的成都青龙湖未来社区规划
收藏 引用
《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 第1期 63-69页
作者:李嫣 武廷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人类世以来^(1),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栖息地,但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危机已然浮现,危及人类未来在自然中的生存。当前,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要求,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初论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9年 第8期43卷 9-17页
作者: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国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与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改革,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产品供给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五代泉州城空间格局与规划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6期41卷 36-43页
作者:叶亚乐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泉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城市规划研究对于遗产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唐五代泉州城重大建设事件,划分规划建设阶段;考证各时期的城墙、城门、街道和关键要素位置,揭示泉州城四个阶段的空间格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2020年 第4期 65-72页
作者: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考察中华文明进程中城市规划演进的大历史,揭示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措施。着眼于都市社会、未来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趋势,建议深化和细化国家规划机制与体系,改革完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工记》成书年代研究——兼论考工记匠人知识体系
收藏 引用
《装饰》2019年 第10期 68-72页
作者: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考工记》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对《考工记》成书年代这个基本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文章注意到"匠人营国"是"匠人"工作的一部分,匠人属于"百工",《考工记》实际上是关于"百工"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22年 第1期46卷 32-37,43页
作者:孙施文 张勤 武廷海 王世福 吕传廷 张松 王富海 孙安军 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详细规划学术委员会 同济大学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 
孙施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本学术对话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参加"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所以称为"大讨论",就是希望在国家规划体系改革的进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寻城市的灵魂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1997年 第3期21卷 25-28页
作者: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 
“城市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充分认识城市的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城市、把握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并从中国城市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当代城市文化的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居科学的超学科性质和特征
收藏 引用
《科学学研究》2020年 第4期38卷 603-608页
作者:段汉明 武廷海 白云帆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钱学森研究中心北京中心北京100089 
通过超学科概念的梳理,认为超学科是以模式3知识生产为基础的知识创新,涵盖了编码知识和默会知识,突破各单一学科固有知识边界和学科本身的藩篱。超学科没有范式,复杂性研究为其共同的学术硬核。在信息化网络社会,超学科注重学科与非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