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10年 第4期 68-69页
作者:比利安娜. 
从策展的角度讲,倘若要在一个不了解印尼社会和文化现状的国度举办一场展览,试图真实重现印尼风土人情及其想和艺术的发展,这样的尝试将会举步维艰。而《当代性——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展》则将通过展出印尼个体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体媒介——世界性的新模式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0年 第7期9卷 60-63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从策展的角度讲,倘若要在一个不了解印尼社会和文化现状的国度举办一场展览.试图真实重现印尼风土人情及其想和艺术的发展,这样的尝试将会举步维艰。而“当代性——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展”则通过展出印尼艺术家个体及其作品的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2010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10年 第2期 10-13页
作者:比利安娜. 
关于"i"一代:《美术文献》杂志及付晓东邀请我作本期杂志的艺术家介绍,最后还是选择介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这一批年轻艺术家。最近在看《比耶稣还年轻》这本书(该书是纽约新美术馆同名展览的相关出版物),其中包含了对全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9210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2年 第5期11卷 68-69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山和水,多年以来一直是申凡的创作试图去接近并不断地被反复解读的课题。在“上海滩1979-2009——上海当代艺术回顾展”中,申凡展出了他画于70年代的三张风景画。那时,他有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画箱,利用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画了很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诺·赛格尔和展览的惯例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4年 第2期13卷 100-101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关于提诺·赛格尔的非物质“情境建构”作品,其基本框架、销售方式的细节以及舞蹈对他的影响等方面经常是媒体谈及时必定提到的几个话题,而他还有一些个人“规则”如:不参与展览开幕的新闻发布会,只接受一对一的与到访记者对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策展作为干预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2年 第6期 115-117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康康不详 
当《艺术界》杂志邀请我就独立策展人的职业角色和工作撰文时,我提议与上海双年展联合策展人晏·霍夫曼进行一次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中国复杂的地方语境常给国际策展人造成很大的理解困难。文章便试图讨论这次对话未能涉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好景不常在”,好景又何时在?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7年 第1期16卷 104-105页
作者:高铭研 比利安娜. 
由秋入冬,在这个容易被冷风刮过脸庞的季节,对于上海来说却是异常热闹—两个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召开,紧接着是“大烟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双年展开幕,当然各个画廊、私人美术馆也不会错过这个档期,相继推出了多个重磅展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策展与其机构体制在中国:对话晏·霍夫曼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2年 第6期 110-114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胡昀 康康不详 
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和艺术家胡昀与2012上海双年展联合策展人晏·霍夫曼展开对话。对话围绕晏在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工作,以及展览制作者在中国艺术机构体制中的位置展开。他们针对中国独特语境中的机构模式,以及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构实践中的自我反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3年 第5期 27-27页
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 
展览和经验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关键的点.一个展览在理论和物理呈现之间的裂缝决定了它所谓的失败或成功.作为策展人,我对这个裂缝十分感兴趣.在许多案例中,好的途径未必自动指向好的结果;实验必须能够失败.做展览的美妙处之一,就是极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介词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 第9期 49-49页
作者:比利安娜. 黑亮 
塞格尔对所谓的视觉艺术的艺术实践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的作品力图否定物质对象。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现在探讨的纸上美术馆将在表现方式上略有不同。塞格尔对美术馆的功用富有兴趣,如何治理社会已经成为他实践的核心想。通过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