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毛尖"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热牛奶加冰牛奶:关于欲望轻喜剧
收藏 引用
《收获》2016年 第2期 60-64页
作者:毛尖 
现代谋杀中,能够从杀人者和受害人的圆圈关系中逃逸出来的,是“猫和老鼠”。《猫和老鼠》(Tomand Jerry)系列于1940年首播,第一集结尾,战胜了猫的老鼠拉出一个条幅,“甜蜜的家”(Sweet Home),揭开史上最欢乐长篇动漫的序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初探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16年 第2期 126-,130页
作者:毛尖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视觉系统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平面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环节中的重要工具,其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已经成为影响平面广告宣传效果的关键因素。视觉冲击力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形态、色彩等的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我打我:现代谋杀艺术
收藏 引用
《收获》2016年 第1期 104-109页
作者:毛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电影成了我生活的度量衡。一节课是半场电影,一个暑假是一千场,四年大学是两万场,活一百岁,就是活过四十万部电影。夜太短电影太多,光影世界是我的道德和不道德,我的图腾和深渊。这里是我的电影笔记,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说C位还保得住吗,兼谈长影经验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8年 第10期 147-148页
作者: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听了一上午各位老师的发言,感觉自己的立场一直也在移动。我们今天的这个议题,"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在有些老师的发言中,小说明显占据主位论述,电影改编成为一种是否能忠于原著的艺术。这方面,吕新雨和杨庆祥老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怒其不争,还是怒其过争:从新旧哪吒电影说起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9年 第12期 95-100页
作者:李陀 毛尖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 
毛尖:李陀老师,一直渴望和您聊聊电影,因此,一听说您在纽约也看了最近国内的大热电影《哪吒》,而且"从头到尾有一种怒意",我就来劲了。《哪吒》公映以来,差评声很弱,虽然在各路好评中有些是赞叹有些只是好感,不服气的声音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像“地道战”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3年 第2期 34-36页
作者: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叫《地道战》(1965)。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从小到大,在各种场合大概看过十来遍。影片的插曲雄壮简单,大家都很喜欢唱: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法表述的青春:谈大陆青春片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4年 第10期 139-144页
作者:张慧瑜 毛尖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张慧瑜:今年暑期档已经结束,中国电影票房又实现新的突破,比2013年同档期60亿票房增长50%,达到90亿元,而同时期的北美暑期票房却下滑了近20%,这再次显示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潜力。暑期档的影片有两个鲜明特色,一是好莱坞大巨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银幕中的蛇
收藏 引用
《家庭影院技术》2013年 第4期 118-119页
作者:毛尖 
十二生肖中,蛇的形象大概是最难讨好的,很多属蛇的也愿意说自己属小龙,不过,在文学艺术中,蛇是当之无愧的形象大师。1973年,法国拍过一部著名的间谍电影叫《蛇》(Le Serpent,1973),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引进的,豪华的演员阵容当年我们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本·情感结构·跨媒介——关于《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一书的对话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2期 127-137页
作者:吴晓东 毛尖 贺桂梅 姜涛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一、书的策划和编辑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今天的活动由我来主持。我先介绍这本书策划编辑的一些情况。我参加中间美术馆的活动不止这一次,前年(2017年),卢迎华就邀请我加入他们组织的"重提自我批评"的主题活动。活动包括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大上海”到“大”上海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3年 第4期 22-23页
作者:毛尖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曾是中国影像的主战场。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在东南西北各路友军的高歌猛进里,上海显得有点沉寂。而回头检视这十年的上海影视剧,我们倒是惊喜地发现:上海,正在默默地重返她的影像高峰。以最近十年的电视剧为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