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利用VB,结合Oracle设计了机车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地与车载远程能耗监测装置进行双向通讯,并对接收的机车运行数据作出处理,生成相关的报表。该系统对分析机车能耗,制定节能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为了研究、分析电力机车动态能耗与机车运行操作、机车质量、机车故障及牵引供电状态等的关系,利用VB结合Oracle设计的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机车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地与车载远程能耗监测装置进行双向通讯,并对接收的机车运行数据作出处理,生成相关的报表。该系统对分析机车能耗,制定节能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为了研究三种修复函数的功能,以一座三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进行时程分析,结合构件损伤判定准则及一阶界限法计算桥梁系统易损性。基于易损性考虑桥梁震后功能损失及震后修复,将目标功能、耽搁时间作为影响因素,研究三种修复函数的性质。结果表明:不同修复函数对目标功能的敏感程度不同,指数型最大,其敏感系数分布于60%~80%间、直线型居中,敏感系数稳定在60%、三角型最小,敏感系数小于10%;耽搁时间对修复函数的影响程度为指数型>直线型>三角型,且各修复函数抗震韧性的耽搁时间节点存在依次为90d、70d、40d;改进的抗震韧性评估结果属于合理范围,其考虑了桥梁破坏状态所受地震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克服了三种修复函数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为震后连续梁桥的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某连续梁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以施工监控中实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分析悬臂施工中挠度和应力控制问题,以保证桥梁能够按照设计标准顺利完成合龙并达到理想的线形。同时保证主梁在施工过程以及成桥后的应力,使其不致过大而偏于不安全。
摘要:为准确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考虑到数据随机性和微小扰动发生状态跳跃,提出了一种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组合预测模型和性能退化率的概念.该模型基于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方法获得新的预测数据序列,并利用Markov链和D-S理论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桥梁性能退化的组合预测.实际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性能退化率可以直观地表征在梁性能退化的速度.其次,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4%,较于回归、灰色和模糊加权Markov链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1.11%,0.88%和2.8%,而后验差比值为0.242,小于0.35;模型的标准差为9.021,相比其他模型分别减小了3.978,3.405和7.500,而变异系数为0.109,均小于其他模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为在役桥梁结构性能退化预测与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从集热系统选择、集热器与建筑的结合、蓄热系统、运行策略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世博中心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该系统通过采用真空直流热管集热器,以车棚遮阳板的形式实现集热器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采用高低温分级储热模式以及合理的运行策略,实现经济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目的。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节能情况,及其在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评价与LEED认证中的得分情况。
摘要:文章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为对象,提出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递进式、层次化和系统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机电产品设计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针对MP4前壳生产要求,设计了12副模具用于批量生产,模具设计了4种机构成形困难特征部位,侧冲切滑块机构用于去除壳体直壁局部区域的毛刺,侧面刮切机构用于切除孔边直壁的局部,卡扣弯曲机构用于成形卡扣的90°弯曲,二次成形滑块机构用于卡扣的精修和侧面冲孔。成形工艺工序布置合理,成品合格率达到98%,模具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相当于级进模方案成本的72%。针对成形困难特征设计的机构动作可靠、实用性好,能为成形同类制件模具的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摘要: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对象,提出通过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活动实践探索等进行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与自由探索结合,提高学生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应用能力。此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对象,提出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提出基于问题、项目和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新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驾驭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活动的潜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