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毛茜"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四川非遗传统舞蹈在数字新媒介环境下的保护路径思考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2期 150-152页
作者:毛茜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 
非遗传统舞蹈是文化瑰宝,也是当今资讯社会的宝贵资源。在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载体的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针对当下非遗传统舞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为相关研究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老商标设计更新之意义
收藏 引用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年 第3期 80-82页
作者:毛茜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国不少老品牌、老商标仍然遵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模式,营销观念落后、品牌意识模糊,仅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在现代社会被动生存,错失市场良机。然而市场、消费者、品牌对老商标的设计是有着更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针织与机织面料相拼服装设计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06年 第11期 25-27页
作者:毛茜 陈雁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服装设计不只是款式设计和色彩设计,面料设计同样非常重要。文中研究了针织面料与机织面料的不同特点,及其相拼设计的不同方法、适用场合,指出了针织面料、机织面料结合设计时必须注意面料的缩水率、色牢度和服装的缝制等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设计遇上了真人秀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09年 第20期 115-116页
作者:毛茜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本文从文化范式的角度对设计类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解读。"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是在平民主义文化范式支配下的电视实践,是电视媒体在当前特定的社会语境下谋求生存的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统整理念的品牌设计课程改革——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9年 第13期32卷 27-28页
作者:毛茜 东桂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89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1172 
设计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很大程度表现为对品牌的塑造。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诸多课程中最综合的课程,应将统整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建立动态机制与共享机制,结合设计竞赛完成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教学改革,实现设计教育的转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抓住人力资源要素 激发传媒队伍活力——攀枝花日报社以党建促新闻队伍建设的实践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市报人》2021年 第3期 73-74页
作者:毛茜攀枝花日报社 
报纸广告收入呈"断崖式"下滑,收支失衡加剧;骨干人才大量流失;精神不振,"不想为""不敢为"滋生抬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受众获得资讯的渠道极大增多,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21年 第9期 50-51页
作者:郑芸 毛茜 王博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人民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文章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中进行分析,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播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保护,让世界各地接收到来自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远山不远》舞评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22年 第2期 17-19,25页
作者:毛茜四川师范大学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当代舞奖的《远山不远》是以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为原型创作的优秀作品。三位优秀的编导以重现、加工的表达方式将文学报道和精神内涵用舞蹈形式加以体现,将突出的人物特性融入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艺共向并进,文化活态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校舞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路径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3年 第9期 115-117页
作者:毛茜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发展成为新课改的核心主题之一。舞蹈是推动学生生理素质及心理素质同步发展的重要艺术形式,可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与人格。本文从高校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以舞蹈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马藏族舞蹈影像志——以“池哥昼”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舞蹈学》2022年 第2期 210-226,423,424,425页
作者:毛茜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 
甘肃陇南文县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有一支传承了千多年文明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他们逢年过节、祭祀神灵,都会跳一支叫“昼”的舞蹈。“昼”有多种舞姿,有对神灵敬仰的“池哥昼”,有表达生活的“甘昼”,有模拟神灵行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