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江朝光"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微创外科—科学与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年 第2期9卷 26-27页
作者:江朝光解放军总医院外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已经展现出科学、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新姿态。本文从科学认识、相关技术发 展、病人心理需要和手术艺术等方面对微创外科进行了描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卫生信息化顶层设计与实施办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数字医学》2010年 第12期5卷 5-8页
作者:陈运奇 江朝光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100853 
阐述了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并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国家卫生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即:一个医疗网,一张医疗卡,三项基础集成,三级数据中心和多个服务平台。最后,就如何组织实施国家卫生信息化提出几点意见:首先要认识到实施过程中可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管内氧合器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年 第4期11卷 234-235页
作者:江朝光 林刚 李功宋 周津 朱朗标 杨溥臣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天津纺织大学 
为了探索呼吸辅助的新方法,我们采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自行设计、制造模具,研制出一种血管内氧合器。该氧合器是一个小的、细长的可经单侧股静脉或颈静脉切开,置入腔静脉内的装置。氧合器有效长度40cm,膜交换面积0.09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犬吸入全氟异丁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的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年 第2期22卷 125-127页
作者:梁海龙 江朝光 张宪成 丁日高 黄春倩 孙晓红 侯廷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北京100853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科研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二室 
目的 建立犬吸入全氟异丁烯 (PFIB)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模型 ,动态观察演变过程 ,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 自行设计犬染毒装置 ,控制PFIB浓度在 0 .30~ 0 .32mg L ,摸索合适的染毒时间 ,并动态采集血清标本 ,检测白细胞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肠绒毛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体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 第1期15卷 60-62页
作者:姜澜 赵秀梅 田牛 刘育英 李向红 江朝光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 
目的:对造成小肠绒毛易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小肠绒毛微血管结构设计制作了体外模型,建立一套模拟体循环系统。在不同的体循环状态下模型中的流量和压力被在线测量。结果:微血管内压力及流量的变化与体循环压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低温停循环时不同脑保护方法对猪大脑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 第37期9卷 60-61页
作者:齐弘炜 江朝光 汤楚中 吴明营 蒙革 赵建刚 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北京市100730 
目的:观察试验用小型猪脑海马头部组织含水率,揭示深低温停循环时不同脑保护方法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1998-10/2000-02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16头。随机将猪分为4组:深低温停循环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算机控制给药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3年 第3期17卷 137-141,146页
作者:吴穷 王湘生 李佳春 李功宋 江朝光解放军总医院 
本文根据血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血压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系统通过血压的实时反馈大小以及对病人血压变化情况的在线辨识,选择相应的PID控制器,从而自动确定出最为适宜的硝普钠滴入速度。30例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管内氧合器的研制及其仿生学特点
收藏 引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8年 第4期19卷 246-248页
作者:江朝光 林刚 李功宋 周津 杨溥臣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分离工程研究所 
目的:探索血管内氧合器的氧合机制,改进氧合器的气体交换效率。方法:采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血管内氧合器。对氧合器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应用血管内氧合器后,能部分改善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动物的动脉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血管网血流动力学的体外模拟系统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2001年 第4期11卷 33-35页
作者:赵秀梅 姜澜 田牛 刘育英 江朝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北京100853 
目的 :研究不同微血管网内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 :自行设计制做的体外循环模拟系统 ,由搏动泵、阻尼器、液容器 (Windkessel腔 )及各种不同口径的弹性管组成。根据不同器官微血管特点 ,用不同口径的弹性管制作了发夹状、树枝状及网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形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 第9期12卷 652-654页
作者:贾宁 林茂虎 陈世平 索继江 邢玉斌 江朝光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解放军第304医院北京100037 
目的 筛选出适用于变形杆菌的最佳分型方法。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重复元件序列 PCR(Rep-PCR)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 PCR(ERIC-PCR) 4种方法对 44株变形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RAPD可分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