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江洪敏"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1024位声表面波抽头延迟线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0年 第1期22卷 4-7页
作者:刘积学 江洪敏 曾武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廖代材 
介绍了1024位声表面波抽头延迟线(SAWTDL)的几种设计结构及试验结果。其中声学级联结构为首次提出,是解决高位、长时延SAWTDL设计的行之有效的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扩频多符号检测算法及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8年 第2期36卷 261-265页
作者:刘积学 钟先信 江洪敏 彭江陵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开放实验室重庆400044 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重庆400060 
本文研究了差分直接序列扩频多符号检测器算法及实现.基于差分多符号检测算法,导出了差分直接序列扩频多符号检测器算法;采用声表面波(SAW)匹配滤波器和固定延迟线融合设计结构,实现了增益为13、同检符号数N=4的巴克码差分直接序列扩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表面波化学战剂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8年 第5期30卷 525-527页
作者:马晋毅 江洪敏 李燕 杨靖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介绍了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SAW芯片拓扑结构、敏感膜、覆膜工艺和信号处理电路等方面的优化,研制出两种SAW化学战剂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和解吸附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C波段声体波微波延迟线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8年 第3期30卷 255-257页
作者:马晋毅 江洪敏 汤劲松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通过优化换能器拓扑结构和匹配网络设计,研制出f0=4.3 GHz,Δf-3 dB≥200 MHz,Δt=0.358μs的C波段声体微波延迟线。该产品的插入损耗约为-22 dB,直通抑制大于40 dB,三次渡越抑制大于28 dB,回波损耗约为-16 dB,产品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位置报告系统用声表面波可程序MSK调制解调组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2年 第3期24卷 175-177页
作者:刘刚 江洪敏 江波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介绍了声表面波可程序 MSK调制解调组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该产品用于位置报告系统 ,完成对 MSK信号的扩频调制解调以及对信息的差分相干解调 ,不需提取载波及恢复时钟等处理 ,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实时处理速度。同时由于扩频码序列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X波段悬置微带延迟线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12年 第1期34卷 148-150页
作者:李伟 杨靖 董姝 江洪敏 杜波 方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6研究所重庆400060 
采用一种能快速准确设计悬置微带延迟线的方案,研制出高性能X波段悬置微带延迟线。延迟线延迟时间准确,色散特性弱及群延时波动小,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证明该设计方法准确、可行,能有效应用于高精度产品的研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声薄膜耦合谐振滤波器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12年 第5期34卷 672-675页
作者:杜波 马晋毅 江洪敏 杨靖 徐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6研究所重庆400060 
针对一维等效电路仿真模型不能对滤波器振动模式进行仿真的局限性,建立了微声薄膜耦合谐振滤波器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滤波器在对称谐振频率和反对称谐振频率下的振动模式,并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得到了滤波器的S参数。仿真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Ku波段高性能声体波微波延迟线的设计与优化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10年 第2期32卷 172-174页
作者:杨靖 马晋毅 江洪敏 汤劲松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通过优化换能器拓扑结构、腔体结构和可调的微带匹配网络设计,研制出中心频率14 000 MHz、带宽1 500 MHz及延迟时间0.5μs的Ku波段声体微波延迟线。该产品的插入损耗为-56 dB,直通抑制大于45 dB,三次渡越抑制大于55 dB,产品综合性能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声薄膜耦合谐振滤波器的仿真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12年 第6期34卷 811-813页
作者:杜波 刘善群 马晋毅 江洪敏 杨靖 徐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6研究所重庆400060 
基于Mason模型,建立了微声薄膜耦合谐振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实现了滤波器的快速仿真设计。将耦合谐振滤波器与梯形结构微声薄膜滤波器级联,改善了滤波器的矩形度、带外抑制等特性,并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级联滤波器的相位线性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可靠性声体波微波延迟线研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8年 第4期30卷 385-386页
作者:马晋毅 江洪敏 汤劲松 赵雪梅 杨靖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0 
通过优化换能器设计和采用双面光刻、超声键合和密封封装等技术,研制出中心频率f0=4 300 MHz,-3 dB带宽Δf-3 dB≥200 MHz,延迟时间Δt=0.358μs的声体微波延迟线。通过试验验证,该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取得了满意的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