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江霄"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后全球化时代中外合拍片的文化叙事流变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11期 174-176页
作者: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610500 
中外合拍片中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意味的影像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中国元素在世界影坛的主体性开始凸显。纵观世界电影史不难发现,电影不单是技术革命下发明的新型艺术样式,同时还是承担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中外合拍片由于其多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无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与“新式家庭”的重建——以《情海重吻》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6年 第8期 198-200页
作者: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610500 
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更为复杂的多重话语纠缠。在现代性和民族性这两个观念领域的矛盾最为激烈。本文就是从现代性和民族性的角度审视无声电影对女性身体的征用策略。爱情片尤其重视作为性别差异的身体表征和内涵建构,1928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春片与既定类型电影的对接与融合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5年 第7期 131-135页
作者: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610500 
一直以来,青春片都是以类型片或者亚类型的身份被讨论和被言说的,但矛盾的是它本身并不具备类型片该有的规定性特征,也不具备独特的叙事话语模式。问题在于青春片其实不是在类型的范式上发生意义的,更多的则是一种题材所指,甚至只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媒体时代微视频的个体表达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6年 第32期 58-59页
作者: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自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使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媒体的发展变革,普通民众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变成传播者,自媒体由此诞生。自媒体诞生后对影像的表现方式产生的最大影响便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国家形象建构的战争片女性形象分析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4年 第12Z期 69-70页
作者: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1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评价,而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来看到某个国家的形象。战争题材的电影对传播良好的国家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野武电影中的流浪母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3年 第19期 34-35页
作者:焦道利 江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北野武的电影受日本本土文化和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深受日本民族"流浪"情结的影响,其电影作品很多都是其对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呈现。在他的电影中主人公大多以逃跑、杀人、流浪的个体身份出现,形成了北野武电影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电影中文化表达的现代性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5年 第8期 139-142页
作者:江霄 袁海燕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610500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博士200072 
现代性即是少数民族电影存在的前提(文化语境)、表述的对象(文化存在)和表现的方式(文化身份),离开现代性,实际上就无法去谈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任何问题。在传统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往往采用的是"一对一"或"一对多&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三部大片看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5年 第5期 49-50页
作者:江霄 焦道利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从中国电影史来看,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电影的繁盛时期,第五代电影导演张艺谋、陈凯歌执导的《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赞誉。但是到了9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遇到了前所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边缘人”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5年 第20期 56-57页
作者:江霄 焦道利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边缘人"(marginal man)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考察芝加哥的城市生态工作时提出的概念,用来指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对两个世界都陌生的人,他们也是"文化混血儿",是在未完全相融的文化边缘生活的个体。这个概念标示着人们由于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作室模式与广电编导专业实践教学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5年 第23期 94-95页
作者:江霄 曾小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自身实践经验和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了特色较强的“厚基础、重方法、强实践、抓趋势”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