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汤俊卿"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时空大数据在交通系统韧性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5年 第3期27卷 553-569页
作者:汤俊卿 安梦琪 赵鹏军 宫兆亚 郭增骏 罗陶然 吕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深圳518055 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意义】在全球城市多灾害风险频发的当下,如何建设具有高水平防灾韧性的交通系统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相较于传统的数据类型,时空大数据以其高精细度和高信息密度的优势,在交通系统韧性研究中发挥日益显著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空制约下的交通弱势对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2024年 第9期43卷 2440-2459页
作者:黄晓燕 康晨晨 邢慧楠 汤俊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19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深圳518055 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确保交通系统的公平性和包容性,让所有人都能平等享受到便捷和可靠的交通服务是包容性城市建设的关键。交通公平视角下弱势群体的出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交通地理和行为地理的研究热点。然而,地理空间不均衡、时间制约性、社会经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2023年 第9期42卷 2405-2418页
作者:黄沣爵 汤俊卿 林华丽 韩颂 赵鹏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融入人们的出行模式,在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普通大众参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学界对共享单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关于城市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场耦合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2023年 第S1期40卷 26-32页
作者:马天 陈伟康 顾兴宇 汤俊卿安徽省交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89 
基于降雨过程,设计了符合实际降雨过程的四种耦合试验条件,分析了温度、多场耦合条件、荷载水平对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开发的多物理场动态蠕变试验对多孔沥青混凝土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地震灾害影响下的人群移动研究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灾害学》2024年 第4期39卷 125-130页
作者:吕薇 汤俊卿 赵鹏军 黄沣爵 郭增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城市运行和人类活动产生严重的冲击。人群移动作为灾害情境下人类行为韧性的重要观测角度,其相关研究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尽管已有相关讨论成果,但综述并不完备。对此,该文检索了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与骨架强度关系
收藏 引用
《公路》2023年 第9期68卷 17-26页
作者:陈自福 褚跃 顾兴宇 汤俊卿安徽省交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市230000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市210000 
通过骨架贯入试验,对多孔沥青混合料(PAC)骨架强度与不同筛孔通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2.36~4.75 mm粒径大小的石料会为PAC-13混合料提供一部分骨架强度,因此混合料2.36mm通过率越高,混合料骨架强度越小;(2)4.7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黏改性沥青砂浆粘结强度多层次表征及其与多孔混合料破坏形式的关联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3年 第S2期53卷 1390-1398页
作者:吴红波 褚跃 顾兴宇 汤俊卿安徽省交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合肥230092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1189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粘聚粘附破坏主要发生在沥青砂浆位置,然而现阶段针对其内部沥青砂浆的粘附粘聚力的表征尚存空白。因此,以沥青粘结强度(BBS)试验为基础,设计可用于砂浆和胶浆的粘结强度(MBBS)试验,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黏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对高温天气的城市冷却网络构建策略及经验启示——以美国波士顿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规划》2024年 第4期4卷 165-172页
作者:石宇航 施益军 汤俊卿 徐丽华 吴亚琪 冯矛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随着近年来高温事件的频发,高温天气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冷却空间作为抵御城市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重要措施,构建城市冷却空间网络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极端高温天气对城市居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美国波士顿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孪生在城市规划实践应用中的批判性思考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规划》2023年 第5期172卷 18-23页
作者:万励 尹荦懿 汤俊卿 张龙飞 Timea NOCHTA Jennifer SCHOOLING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 剑桥智能基础设施和建造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筑景工作室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海口悦智科技有限公司 英国伯明翰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起源于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孪生概念在2010年代后期引入城市领域,方兴未艾。城市数字孪生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城市中大量新兴数据源的兴起和计算机算力的飞跃提升(供给端),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对高品质、可持续城市生活的向往,以及城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建得更好”理念下灾后重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规划》2024年 第6期6卷 147-154页
作者:沈一凡 施益军 徐丽华 冯矛 陆张维 汤俊卿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党委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在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加剧的大背景下,灾害频发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灾后重建工作愈发受到重视,“重建得更好”作为国际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概念和指导方针,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热点议题。结合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基于“重建得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