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汪晓锋"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九寨沟地震生态敏感区评估与道路重建方案论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年 第5期31卷 70-78页
作者:汪晓锋 朱圻 向波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九寨沟7.0级地震诱发大量地质灾害对九寨沟景区景观、生态和基础设施造成了较大破坏,景区公路沿线灾害频繁,公路受损严重,多处中断,其中五花海与熊猫海之间的老虎嘴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受损最为严重。在九寨沟生态极其敏感区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烈度山区公路选线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15年 第6期35卷 1-4页
作者:杨昌凤 殷强 李树鼎 汪晓锋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通过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震害情况以及随后数年次生地质灾害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四川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映秀至卧龙公路的建设经验,总结研究了山区强震后公路选线的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九环线映日旅游公路恢复重建方案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南公路》2008年 第4期 255-261页
作者:陈朝晖 汪晓锋 钟涛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41 
通过对省道303线映日公路震损情况调查,掌握道路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恢复重建思路,进行了初步技术方案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西-攀高速公路山神庙隧道进口滑坡综合治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 第4期18卷 15-18页
作者:汪晓锋 黄绍槟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西-攀高速路山神庙1号隧道进口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连续降雨突发滑坡灾害,滑坡掩埋了左洞口及下方道路,并对右洞造成危害。由于与隧道的干扰、密切相互作用关系,使该滑坡的治理有别于其它一般的滑坡。在整治设计思路上,综合分析得出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树状分叉增强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 第6期36卷 10-18,50页
作者:陈波 汪晓锋 师明星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采用一种新型的分步积分法推导出了树状分叉增强相复合材料的纵向等效弹性模量和横向等效泊松比的理论解析解。根据理论解析解探讨了影响树状分叉增强相结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常数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了理论解。研究结果表明: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九环线映日旅游公路映秀-耿达段打通方案初析
收藏 引用
《西南公路》2008年 第4期 251-254页
作者:陈朝晖 汪晓锋 钟涛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41 
通过对省道303线映日公路震损情况调查,掌握了道路现状资料,分析了映秀至耿达段打通思路和初步技术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特征及恢复重建措施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2020年 第5期40卷 119-122页
作者:汪晓锋 向波 何云勇 谭義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为了将洪水作用下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文章对公路路基水毁的主要特征和恢复重建措施进行了研究。根据路基水毁的表现形式,获取了路基水毁特征及主要类型;提出了路基水毁快速调查和评估方法,建立了路基水毁评价分级标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九寨沟核心景区道路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及防治研究
收藏 引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20年 第3期31卷 34-42页
作者:汪晓锋 向波 吴昊宇 朱圻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九寨沟核心景区道路五花海-原始森林段全长12.9 km,在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中产生了大量地质灾害,受此次地震和震后降雨影响,震后区内地质灾害仍然高发,严重威胁景区交通和生态环境安全,至今(2020年8月)仍在恢复重建。本文综合道路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图自编码器多尺度特征的自监督群体发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4年 第9期45卷 2805-2811页
作者:沈国栋 汪晓锋 毛岱波 王栽胜 张增杰 全大英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信息技术部浙江宁波315000 
现有基于图自编码器的群体发现方法通常忽略了编码层多尺度特征对群体发现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优化目标函数导致次优结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自编码器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自监督群体发现方法。在图自编码器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多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系统极化码与非系统极化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18年 第3期29卷 317-323页
作者:王秀敏 吴卓铤 李君 洪波 汪晓锋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非系统极化码与系统极化码由Arikan教授提出,并且由于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系统极化码与非系统极化码编码的研究现状.在硬件实现方面,分别介绍各种现有的设计方案并从资源消耗、并行度以及吞吐率等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