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方法非常精密的实验科学。本文就如何贯穿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对《遗传学》实验课进行了最优化组合教学试验,对提高师范生的生物学能力、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水平进行了剖析。
摘要: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针对学生在复习遗传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复习课中采用知识的重新构建,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的归纳对比,强化训练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指导学生的复习,提升学习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摘要:以6#和2#果蝇的杂交为例,探讨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分析"果蝇的综合杂交实验"的数据应从1对遗传因子分析到2对遗传因子分析,再到3对遗传因子分析;分析内容应包括性状的显隐判断、基因位置的确定、表现型比例和假设检验。同时,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复习、巩固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验的设计阶段让学生思考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实践表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仅思路清晰、逻辑性增强,而且充分挖掘了实验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从而提高了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
摘要:为了探讨如何将更多的高校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中学优质科普资源,本文试以蚜虫和DNA条形码为题材,从改变思路、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以及在每项活动中采取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转化尝试,不仅让中学生们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大自然中体验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领略了崭新的科技成果,扩大了知识面,站在了科学技术的前沿,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感悟到科学研究是严谨、艰辛、有趣的,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达到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