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沃可心"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建构主体到增强合作:亚洲电影节评奖的经验与启示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2年 第3期 6-10页
作者:沙丹 沃可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起源于欧洲的电影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现象。在当代,电影节往往作为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节点(nodal point)存在,无法脱离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角力以及地缘政治的相关语境来被谈论。亚洲电影节萌芽、成长于这一多元话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状·本体·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内“云观影”实践的观察
收藏 引用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0年 第5期 69-80页
作者:段晓莎 沃可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前言疫情之下,"云观影"渐次步入电影场域的中心位置。相较以往个体在流媒体上较为随意松散的移动观影行为,今年,线上影展发展出了朝向仪式化、规模化、商业化,甚至未尝不是向产业化迈进的种种趋势──尽管在外界看来,这一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岁月之瞳--李镇再谈陆小雅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2年 第3期 22-27页
作者:李镇 沃可心(采访/整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回望中国20世纪80年代电影创作,我们总能发现惊喜。这里有太多充满个性的影片,太多充满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创作者,第四代导演陆小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以及诗性的笔触,描绘出转型期的社会巨变,雕刻风云变幻的悲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往中国电影史:将自己作为途径——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
收藏 引用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年 第4期3卷 29-40页
作者:李镇(受访) 沃可心(采访) 沙丹(采访)中国电影资料馆史学研究室 不详 
对于学者李镇的访谈展现了一种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另外方法:建立在新史学的认识论之上,由宏观叙事转入微观,注重原始文献以及口述历史材料等直接史料的灵活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往往也需要研究者本人的感性投入,"将自己作为方法&qu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