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沈军辉"
4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川西地区古堰塞湖相地层边坡生态防护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2016年 第9期61卷 272-276页
作者:陈亮 沈军辉 李佩佩 沈中超 燕俊松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市61005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查设计研究院成都市610017 
川西地区古堰塞湖相地层为一套主要由粉砂质黏土、粉细砂等组成的半胶结特殊地层,力学强度较低,土壤贫瘠且较密实,开挖后边坡往往存在局部垮塌与自然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需做综合性的生态防护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该区自然环境,提出了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堰塞湖相沉积地层路基变形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17年 第5期37卷 22-25页
作者:陈亮 沈军辉 沈中超 阳万权 燕俊松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查明路基变形机制是路基变形处理的基础。针对G213线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路基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土体路基的沉降计算,对其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变形主要受路基中粉质黏土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岩体的浅表生改造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1期26卷 83-86页
作者:沈军辉 王兰生 李天斌 赵其华 陈卫东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查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区浅表生变形破裂形迹空间发育规律及浅表生结构组合型式的调查 ,结合地质地貌演化机制分析 ,探讨了坝区浅表生改造的机制模式。研究表明 ,浅表生改造与河谷地貌演化密切相关 ,改造方式有垂向卸荷和侧向卸荷 2种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堰塞湖相沉积地层路基沉降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2017年 第7期62卷 14-20页
作者:陈亮 沈军辉 沈中超 阳万权 燕俊松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市61005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查设计研究院成都市610017 
路基沉降控制对于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极为重要。针对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的路基沉降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变形特征及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沉降计算与MIDAS/GT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其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前路基的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道317线某崩塌堆积体路段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2016年 第2期36卷 139-140,145页
作者:姚强 沈军辉 郑国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7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道317狮子坪水电站库区公路K847+720~K847+830段建基于厚层堆积体斜坡之上,因库水位变化引起坡体变形,导致路基、路面出了明显的变形破坏,严重影响通行与运营安全。文章通过对变形坡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以及既有工程措施等因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主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 第4期34卷 6-9页
作者:沈军辉 巩满福 廖明亮 胡跃飞 张进林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主库区滑坡的形成与地层岩性、斜坡地质结构、河谷地貌特征密切相关,滑坡主要发生于板岩及板岩与中薄层状砂岩互层的中陡—陡倾反向层状结构斜坡和板岩陡倾顺向层状结构斜坡中,且多发生于峡谷凹岸及三面临空的脊状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坡地质工程学导论
收藏 引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 第S1期29卷 198-201页
作者:赵其华 王兰生 沈军辉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 
在边坡科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大量生产、科研、教学实践 ,探讨并提出了边坡地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峡库区某变倾角顺层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及其稳定性
收藏 引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年 第1期25卷 94-97页
作者:张青宇 沈军辉 陈汶志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武警水电第九支队成都611130 
倾角顺层岸坡是在三峡库区内广泛分布,常发育大中型滑坡。在调查分析区内某变倾角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形成演化过程分为原始阶段、滑移阶段、弯曲阶段和剪出阶段。并用Geo-slope软件计算其稳定性。结果为该滑坡在145m工况与156m工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岗山坝区花岗岩蚀变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民长江》2013年 第24期44卷 23-25,38页
作者:苗朝 沈军辉 李文纲 李金标 陈卫东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 
大岗山高拱坝坝区花岗岩在多期次蚀变作用下形成多种蚀变岩类,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样分析以及宏观-微观对比,查明了蚀变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现场试验对其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域复杂的构造环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岗山坝区绿岩脉蚀变泥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 第1期22卷 130-136页
作者:苗朝 沈军辉 李文纲 李金标 陈卫东 朱柯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59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绿岩脉劈理化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