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沈志坚"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口腔修复的数字化协同共享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年 第12期55卷 932-937页
作者:沈志坚 宋路瑞典斯德哥尔摩材料中心10691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口腔修复涉及临床诊疗流程、个性化修复体定制、医患和医技间信息传递与沟通,甚至对美学的个性理解,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数字化修复以临床需求为牵引,目的在于优化人才与物质资源配置、提高医技工作效率、改善修复效果、提升社会经济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增才制造":以增材原理推动个性化陶瓷材料"成型-成性一体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硅酸盐学报》2021年 第5期49卷 819-828页
作者:宋路 王殿政 赵若时 马静 沈志坚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增材制造是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热议的话题。相比于高分子和金属材料,陶瓷的增材制造技术突破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也使其成为了业界一大热点。依据陶瓷增材制造发展现状与高分子和金属增材制造的发展历程,提出“增才制造”这一通过增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增韧陶瓷的显微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 第2期10卷 1-8页
作者:沈志坚 丁子上浙江大学 
根据能量散耗特征,本文将陶瓷材料的增韧机制分为两大类——作用区增韧和桥联增韧。讨论了分别包含这两类增韧机制的二个典型复合材料——相变增韧陶瓷和晶须补强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了晶须补强与相变增韧机制间的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比切削与胶态成型工艺制作的氧化锆陶瓷的透光性与遮色效果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 第1期50卷 85-90页
作者:崔新悦 佟岱 王新知 沈志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义齿加工中心、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Arrhenius LaboratoryStockholm UniversityS-106 91 StockholmSweden 
目的:利用切削素烧瓷块法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胶态成型法制作遮色效果不同的3种氧化锆陶瓷,对比其在不同厚度下的透光性及对异色离体牙的遮色效果,为临床口腔修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方法:制备90片直径14 mm的A2色氧化锆圆盘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初步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 第1期42卷 46-49页
作者:刘亦洪 冯海兰 刘光华 沈志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北京100081 斯德哥尔摩大学无机化学系 
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a0.6Mg0.4Zr4P6O24粉体的合成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 第z2期20卷 1001-1004页
作者:徐刚 马峻峰 沈志坚 丁子上现在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工作 现在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工作 浙江大学材料系 浙江大学材料系 
Ca0.6Mg0.4Zr4P6O24属于NZP结构族化合物,NZP陶瓷材料是一类新发现的低膨胀材料,其典型组成是NaZr2P2O12.本研究采用化学计量的ZrO(OH)2沉淀与Ca2+、Mg2+离子的酸式磷酸盐溶液混合,在80℃烘干.经900℃/16小时煅烧,合成出Ca0.6Mg0.4zr4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全程数字化设计技术复制牙冠形态制作修复体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 第6期43卷 1253-1255页
作者:孙千月 梁倩 李倩倩 杨双 沈志坚 吴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广州口腔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140 斯德哥尔摩大学材料与环境化学学院.阿列纽斯实验室瑞典斯德哥尔摩s10691 
目的:采用全程数字化设计(CDD)技术对1例保留完整轴面形态的牙体缺损者的患牙进行冠修复,探索更为精准可行的牙体缺损修复方案。方法:患牙行根管治疗术后,仅牙合面充填树脂,轴面形态相对完整。为保留牙体预备前原始牙冠形态,采用CS35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a_(0.6)Mg_(0.4)Zr_4P_6O_(24)陶瓷的烧结
收藏 引用
《硅酸盐通报》1999年 第5期18卷 7-10页
作者:徐刚 马峻峰 沈志坚 丁子上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淄博255031 浙江大学材料系 
本文研究了ZnO 烧结助剂对Ca0 .6 Mg0 .4Zr4P6O24 陶瓷烧结行为的影响。ZnO 的引入导致Ca0.6 Mg0 .4Zr4P6O24 陶瓷的液相烧结。引入3wt% ZnO,在1100 ℃保温1 .5 小时烧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耐冲蚀磨损的陶瓷材料复相设计与评估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1994年 第3期8卷 35-37页
作者:徐利华 沈志坚 方中华 丁子上浙江大学材料系无机材料研究所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杭州310027 
选择几类不同系列的先进陶瓷材料,分析了其磨损规律与材料力学参数及其显微结构的内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硬度较高的碳化物材料的抗低角度损能力最强,而引入能量耗散机制的复相陶瓷的抗高角冲蚀磨损性能增加,提出了不同冲蚀角度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ZrSiO_4颗粒/Ca_(0.6)Mg_(0.4)Zr_4P_6O_(24)基复相陶瓷的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
收藏 引用
《硅酸盐通报》2000年 第4期19卷 3-7页
作者:徐刚 马峻峰 沈志坚 丁子上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浙江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本文对ZrSiO4颗粒 /Ca0 6 Mg0 4Zr4P6 O2 4基复相陶瓷的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引入ZrSiO4相 ,可促进Ca0 6 Mg0 4Zr4P6 O2 4基陶瓷的烧结 ,并抑制主晶相的晶粒长大。在Ca0 6 Mg0 4Zr4P6 O2 4中引入 10vol%ZrSiO4,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