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沈红新"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的改进微分校正方法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 第6期36卷 60-64页
作者:贺波勇 沈红新 李海阳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是探月关键技术之一,微分校正法是公认的解决非线性迭代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探月任务中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微分校正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DE405/LE405星历数据下日、地、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月球定点着陆轨道快速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0年 第4期31卷 1012-1016页
作者:彭祺擘 李海阳 沈红新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利用高斯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GPM),对登月飞行器定点软着陆轨道快速优化问题做出了研究。将控制变量和终端时间一同作为优化变量,同时离散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对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并针对GPM的特点,设计了从求取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月球返回舱再入制导律设计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 第4期32卷 7-12页
作者:沈红新 李海阳 彭祺擘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以接近甚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的登月飞行器制导任务,研究了满足热流、过载、落区等约束的返回舱再入制导律。月球返回舱是低升阻比弹道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控制策略是改变倾侧角的符号和大小。倾侧角大小的确定转化为一个单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银河系移民轨道设计——第十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冠军团队总结
收藏 引用
《力学与实践》2019年 第4期41卷 498-504页
作者:舒鹏 罗亚中 沈红新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710043 
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主办的第十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于2019年6月落下帷幕,中国队伍首次在该赛事中夺冠。本届比赛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幻任务为背景,需设计对银河系10万颗恒星的最优移民轨道方案。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精密星历的星链轨道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力学与实践》2022年 第6期44卷 1268-1278页
作者:张大鹏 沈红新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3 
当前,星链巨型星座受到国际航天业内广泛关注。由于其运营方SpaceX公司的商业性质以及星链卫星潜在军事用途,涉及星链卫星技术细节的资料比较匮乏。为减小星链卫星星座运行过程中对国际有关行业的不良影响,SpaceX公司定期公开全部在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Gauss伪谱法和直接打靶法结合的月球定点着陆轨道优化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 第2期34卷 119-124页
作者:彭祺擘 李海阳 沈红新 唐国金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将一种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方法—高斯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GPM)和传统的直接打靶法有效结合,对月球着陆器定点软着陆轨道快速优化问题做出了研究。推导了高精度模型下着陆动力学方程。针对优化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多约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登月着陆窗口与定点返回轨道耦合设计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 第1期39卷 11-16页
作者:贺波勇 李海阳 沈红新 彭祺擘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载人航天总体研究论证中心北京100094 
对于月面中高纬度着陆且定点返回地球中高纬度着陆场的载人登月任务而言,月面着陆窗口与定点返回轨道设计存在耦合关系,这是工程任务面对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任务背景及约束条件,建立月面着陆窗口与定点返回轨道求解数学模型;通过数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星编队构型重构全局优化策略--第七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乙题解法
收藏 引用
《力学与实践》2016年 第6期38卷 697-704页
作者:曹静 沈红新 李恒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3 63752部队陕西渭南714000 
第七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乙组题目以近地轨道卫星编队的燃料最优构型重构问题为背景,要求合理设计从星的相对飞行轨迹,构建尽可能多的目标构型,并考虑燃料消耗均衡分配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题目的解法,包括问题分析、求解方案以及相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登月自由返回轨道设计及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 第3期42卷 333-341页
作者:彭祺擘 沈红新 李海阳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建立了满足载人登月任务约束的绕月自由返回轨道设计模型,将解析法和数值法有效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从初步设计到高精度设计的串行轨道设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求解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通过大量计算仿真,对自由返回轨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十一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赛题与结果排名
收藏 引用
《力学与实践》2021年 第6期43卷 1019-1024页
作者:罗亚中 朱阅訸 沈红新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长沙410073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3 
由国防科技大学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于2021年11月落下帷幕,这是中国队伍首次主办该赛事。本届赛题借鉴了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于1960年提出的“戴森球”概念,提出了100年后的人类利用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