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专家会商法,筛选出临床研究专题培训课程核心内容及培训形式,以期提升临床研究培训的针对性,保障临床研究高质量开展。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邀请16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次评分,基于评分加权平均值、评分等级和、变异系数及满分比等指标,综合确定临床研究规范课程的架构,明确培训内容、课程时长安排、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结果 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课程内容、时长安排、培训形式及考核方式在第1轮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0、0.89、0.88和0.81;第2轮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90、0.91和0.94;第2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60、0.87、0.65和0.67,专家意见趋势一致。依据期望值(expected value,EV)综合评价,排在前10位的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研究数据分类和统计分析基础(EV=1.00)、临床研究设计要点和规范(EV=2.13)、临床研究选题和研究分类(EV=3.13)、临床研究的数据采集和过程管理(EV=4.63)、临床研究科学性立项和伦理审查(EV=5.75)、病例报告表设计和编制(EV=6.38)、临床研究数据质量核查和质控要点(EV=6.50)、临床研究相关管理要求(EV=7.63)、科研论文撰写要点和规范(EV=8.63)以及临床研究数据集和数据统计分析(EV=9.50);最佳培训时长安排为45分钟、最佳培训形式为现场授课,最佳考核方式为课堂参与度+培训后笔试。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临床研究培训最需要的前10位培训内容,并确定最佳培训时长和考核形式。建议今后在设置临床研究培训课程时,可参考并积极采用上述培训模式,改善培训效果,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研究能力,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