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沈贻炜"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渔的文化经营之道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6年 第2期22卷 15-19页
作者:沈贻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浙江杭州310018 
李渔是我国最早的把文化视为产业并予以经营的文化人之一,但是,由于当时缺乏相应的文化市场、尤其缺乏相应的文化观念,所以他的努力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结束,不仅如此,他还为自己的这种文化经营承担着几百年来不公正的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坚守和倾听——《信访办主任》编剧谈
收藏 引用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 第Z1期5卷 68-70页
作者:沈贻炜 
人们越来越渴望从银幕上看到自身真实的生活景象。这种生活景象应是最新的,应是他们原本已经注意到了的视点。他们需要从中重温属于他们的现时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由此思考一些值得欣慰或忧虑的问题。电影艺术诞生100年来,其发展动力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剧本:根本的创作
收藏 引用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12卷 5-6,9页
作者:沈贻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浙江杭州310007 
故事的意义提升了对电视剧创作的要求,而当前电视剧创作仍处于低俗化的状态。这种现象的出现大致是因为电视剧对故事讲述理应承载的意义被轻视或忽视,经济利益又使电视剧的制作价值压过了它的艺术价值。我们需要作家们对电视剧创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阳光白发
收藏 引用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第3期11卷 27-28页
作者:沈贻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从绍兴调来这所学校任职任教,转眼便是十余年。最初校名是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后来添了两字,"高等"专科学校,再后来--那就是现在,叫浙江传媒学院了。犹如孩子长个,一回比一回高大。而我这十余年,也象是在道路行走,一站一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栏目剧的七个关键词
收藏 引用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 第6期14卷 5-7页
作者:沈贻炜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栏目剧的出现是平民化节目的一个尝试,它最大的优势恰恰是电视观众的互动和参与以及社会民生新闻的故事剧化,但是它究竟能走多久远,还需要市场的证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戏之误——论我国早期的电影观念
收藏 引用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 第3期4卷 27-31页
作者:沈贻炜 
整一百年前电影的诞生,给世界带来莫大的惊喜。人们长时期来希图整体地直观人类自身活动的梦想实现了。然而面对电影这一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习惯于用类比和联想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随即将她与中国一千余年前在民间流传的皮影戏拴到了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老传说的一次当代叙述──谈《大禹治水》的艺术创新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5年 第6期 95-页
作者:沈贻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