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海因"
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狂热与理性共存的青少年市场营销
收藏 引用
《国际广告》2004年 第3期 58-59页
作者:肯尼斯·海因 张宁 
一旦你去改变品牌的核心价值,努力追随青少年,你就开始了一个捕捉不断移动的目标的过程。目前,还无人善于此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自然主义艺术的一些心理状况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3年 第7期 14-20页
作者:海因里希·甘柏兹 刘昌奇(译)不详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与很多社会活动一样,是一种再现性的社会心理活动,即用一物代表另一物的符号交互活动。对于圣像崇拜者来说,图像代表神;对于观众来说,演员代表角色;对于孩子来说,木棍代表马。在社会生活中,律师、法官、大使分别代表了客户、国家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适时性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06年 第8期38卷 28-36页
作者:海因斯·佩茨沃德 谢地坤 彭锋(翻译)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德国汉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新马克思主义美学通过将审美与作为整体的社会联系起来,用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揭示了诸如艺术哲学、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类的美学的主要领域。它预见了艺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现而被扬弃,最终成为人类生活的富足状态。新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性:关于一个古典美学概念的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 第5期 165-172页
作者:海因茨·德吕格 杨琼(译) 刘华初(校)不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100026 
首先,笔者尝试概述自主性艺术(autonomous art)的概念与艺术作品的复杂性之间的联系。然后,反思这个18世纪的概念向20世纪美学和文学理论变迁的过程。最后,简短地反思当前审美自主性矛盾而不确定的状态。请允许我从卡尔·菲利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修订版跋(1933)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3年 第1期34卷 110-113页
作者: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翟梓宏 
从历史角度去观察艺术,往往会倾向把美术史当作一种表现的历史[Ausdrucksgeschichte],认为可以从个别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他的性格,并且能够从形式和表现方面的明显变化中认识到背后的精神运动,以及在总体上识别出一个时代的世界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隧洞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人民长江》1990年 第9期21卷 54-58页
作者:海因茨.达德克 饶和平 
工程设计系以外部作用(荷载)的简化图形、应力——应变特性以及破坏准则等为依据,其任务是预测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对于地下建筑物,设计中必须考虑由于开挖而产生的对岩体的作用以及岩体对建筑物的反作用,岩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艺术家接管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10年 第1期 38-42页
作者:克里斯托夫·海因里希不详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筹备"拥抱!"艺术展的故事。恰如该展览所讴歌的建筑一样,这场艺术展具有多面性,而且定义展览的不仅是其实实在在的结果,还有展览的活力和精神。离展览还有五个月,马蒂斯(Rupprecht Matthies)就来到了美术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维也纳双城的罗马天主教堂,奥地利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05年 第12期 70-79页
作者:海因茨.特萨 KG 徐杰 
维也纳是继纽约和日内瓦之后的第三个联合国所在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1970年代建于新双城东北部的联合国综合大楼完全脱离了城市中心区.于2000年建成的天主教堂是城市设计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公共建设项目来提高这一区域的地位和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设计的美学
收藏 引用
《第欧根尼》2012年 第2期 1-14,153页
作者:海因茨.佩措尔德 马胜利卡塞尔大学 杜布罗夫尼克大学校际中心 
本文关注城市设计美学在一般美学中的地位。我们要表明的是,城市设计是美学的基础,其"终极目的"在于改善日常生活。本文的主旨是批判功能主义模式并试图寻求另一条道路。一个城市应具有适宜生活的性质并能创造与居民的认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思维改变商业
收藏 引用
《中欧商业评论》2014年 第5期 32-35页
作者:帕米拉·海因 
硅谷用设计思维促进创新。什么叫作设计思维?它涉及的流程步骤又有哪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