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溪清"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散文创作纵横谈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 36-46页
作者:溪清 渝嘉 
当代散文创作,已经走完了四十年艰难坎坷的历程。成就不小,问题很多。我们想借这篇“纵横谈”对它自由地发表一些意见,以期它的复兴、繁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观大年创作——长篇《女战俘的遭遇》、《大撤退》印象谈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1991年 第4期 86-89页
作者:溪清 
大年的作品,我只读过其长、中篇的一部分,故这里所谈的也仅止这部分作品的粗浅印象。先来说《女战俘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依我看,这篇小说是他内心"南开情结"的一种喷吐。作家的创作——特别是长篇创作,往往是基于他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建筑色彩的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居业》2016年 第10期 40-41页
作者:溪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城市建筑色彩不仅是色彩问题,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设计研究涉及规划、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学科。城市色彩设计应从调查研究入手,对城市要素进行解读,提炼最具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色彩要素,对城市色彩进行总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大学建筑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11年 第15期 J0217-J0218页
作者:溪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大学建筑教育涉及多门学科,是综合性学科的汇总体。国外建筑教育思想、国外建筑教育和操作体系、设计理念和方法,对我国的大学建筑教育提出挑战,如何应对成为重要的课题。当今大学建筑教育在引导和培养方面师资力量单一、缺乏特色的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职业建筑师的培养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11年 第29期 I0140-I0141页
作者:溪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外国建筑师带着自己的建筑眼光和职业习惯,投身到中国的建筑实践中。中国以往所了解的外国建筑和建筑师变成中国建筑师眼前的现实,一方面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埋偏压条件下不等跨双连拱隧道设计技术
收藏 引用
《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 第4期30卷 68-73,78页
作者:郑宗 孙其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研究目的:不等跨连拱隧道因其结构特殊和施工工序复杂,在设计中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遂渝二线与兰渝铁路并行的新作坊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浅埋偏压条件下不等跨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对不等跨连拱隧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地温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工程学报》2018年 第4期35卷 70-74,80页
作者:孙其 郑宗 谭永杰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研究目的:拟建川藏铁路的部分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预计会遇到高地温(达30℃~80℃),高岩温将会给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拟通过衬砌外表面边界条件设定为固定温度约束(温度区间为30℃~80℃),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75MW联合循环机组首台国产余热锅炉和汽轮机设计特点及其调试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力》2002年 第11期35卷 1-6页
作者:田丰 顾红柏 朱亚 余岳 陈华忠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00 
针对某17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实践表明我国在联合循环机组除燃气轮机以外设备的制造、安装、设计、调试和大型机组机电成套配置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指出燃气-蒸汽联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15年 第11期36卷 3077-3084,3093页
作者:张俊儒 孙克国 卢锋 郑宗 孙其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以兰渝铁路新作坊隧道洞口明挖段不等跨连拱结构为背景,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隧道水平侧压力均小于竖向围岩压力,拱顶处侧压力小于墙脚处侧压力,小洞侧侧压力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构蜂窝网络中QoS感知的负载平衡方案设计
收藏 引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2018年 第4期33卷 722-731页
作者:钱叶旺 周天 杨绿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池州247000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89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13 
鉴于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HCN)的自身特性,传统最强信号接入(小区选择)方式已不再适合,新型小区选择方案急需引入。不同于传统接入方案,新型方案应具备平衡各类基站负载的能力。为反映用户资源消耗水平与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