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当代散文创作,已经走完了四十年艰难坎坷的历程。成就不小,问题很多。我们想借这篇“纵横谈”对它自由地发表一些意见,以期它的复兴、繁荣。
摘要:大年的作品,我只读过其长、中篇的一部分,故这里所谈的也仅止这部分作品的粗浅印象。先来说《女战俘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依我看,这篇小说是他内心"南开情结"的一种喷吐。作家的创作——特别是长篇创作,往往是基于他早期(青少年)即已熏染于脑际、铭记于心头的某种独异而强烈的情绪记忆或生活体验。《大撤退》是如此,《遭遇》也是这样。这虽只是个"小长篇"。
摘要:城市建筑色彩不仅是色彩问题,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设计研究涉及规划、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学科。城市色彩设计应从调查研究入手,对城市要素进行解读,提炼最具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色彩要素,对城市色彩进行总体定位,并形成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城市色彩体系。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给现代生活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城市留下美好的记忆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摘要:大学建筑教育涉及多门学科,是综合性学科的汇总体。国外建筑教育思想、国外建筑教育和操作体系、设计理念和方法,对我国的大学建筑教育提出挑战,如何应对成为重要的课题。当今大学建筑教育在引导和培养方面师资力量单一、缺乏特色的专业和学科带头人和忽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建筑教育应从培养兴趣开始,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丰富实践性教学的内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外国建筑师带着自己的建筑眼光和职业习惯,投身到中国的建筑实践中。中国以往所了解的外国建筑和建筑师变成中国建筑师眼前的现实,一方面我国建筑创作多元化趋势与世界建筑的变革日趋同步,许多国外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思想,在国内得到追踪,整理甚至实践;
摘要:研究目的:不等跨连拱隧道因其结构特殊和施工工序复杂,在设计中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遂渝二线与兰渝铁路并行的新作坊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浅埋偏压条件下不等跨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对不等跨连拱隧道的中隔墙结构设计、施工工法以及防排水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新作坊隧道工程实践,得出:(1)在不等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中隔墙一直受到动态非对称力的作用,中隔墙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2)"中导洞+右洞+左洞"的三台阶施工工法更加适合该隧道施工;(3)以"加强排水,防堵结合"为原则的中隔墙防排水技术,可有效解决中隔墙顶部渗漏水问题。
摘要:研究目的:拟建川藏铁路的部分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预计会遇到高地温(达30℃~80℃),高岩温将会给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拟通过衬砌外表面边界条件设定为固定温度约束(温度区间为30℃~80℃),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耦合,研究不同地温下、不同龄期的Ⅳ级围岩混凝土二次衬砌与Ⅴ级围岩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受力特性,分析与评价其安全性,从而提出相应的工程应对措施。研究结论:(1)随着地温升高,隧道二次衬砌各个部位的安全系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当地温从30℃升为50℃时,衬砌安全系数显著下降;(2)地温高于60℃时,Ⅳ级围岩隧道混凝土衬砌安全系数将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3)地温为80℃时,Ⅴ级围岩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最小安全系数临近设计规范要求极值,位于衬砌墙脚附近;(4)地温超过60℃时,需设置隔热复合式衬砌;(5)本研究结论可为高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摘要:针对某17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实践表明我国在联合循环机组除燃气轮机以外设备的制造、安装、设计、调试和大型机组机电成套配置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尽快缩短我国在燃气轮机及其配套产品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
摘要:以兰渝铁路新作坊隧道洞口明挖段不等跨连拱结构为背景,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及受力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隧道水平侧压力均小于竖向围岩压力,拱顶处侧压力小于墙脚处侧压力,小洞侧侧压力系数平均为0.55,大洞侧侧压力系数平均为0.65;中隔墙顶部围岩压力均大于拱顶处围岩压力,且大洞拱顶围岩压力约为小洞的1.2倍;隧道结构总体为小偏心压弯构件,大洞所承受的轴力总体比小洞承受的轴力大20%-30%;隧道先后在大小洞靠近中隔墙的拱腰及仰拱处破坏,最终发生整体失稳;靠近中隔墙的大小洞拱腰及仰拱是设计施工时应重点关注的部位;最终获得不等跨连拱铁路隧道的围岩压力分布模式,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指导新作坊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有利于完善不等跨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理念。
摘要:鉴于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HCN)的自身特性,传统最强信号接入(小区选择)方式已不再适合,新型小区选择方案急需引入。不同于传统接入方案,新型方案应具备平衡各类基站负载的能力。为反映用户资源消耗水平与实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设计了一个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感知的负载平衡方案。该方案以资源消耗量作为基站负载,且同时拟合了用户服务质量需求。最终,该方案被规划为网络加权效益最大化问题。从规划问题的形式来看,该问题为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因此求解其最优解富于挑战性(尤其针对大规模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尝试利用对偶分解法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最强信号接入和区域拓展接入,提出的接入方案具有更高的负载平衡水平与更低的呼叫阻塞概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