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潘新宁"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世纪写意小说的诗性方式与话语转向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7年 第6期 29-35页
作者:潘新宁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毫无疑问,写意小说已经蔚然成为新世纪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景观。理论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文学即人学。在我看来,这个命题包含两层意思:所谓人学,即有关人的话语;所谓文学,即以文学的方式言说有关人的话语。而文学的方式,实际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的同构性及其在艺术领域的运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0年 第2期6卷 17-23页
作者:潘新宁 
审美现象变幻无穷而又常常令人困惑不解。远古的审美对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可以不再成为审美对象;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或者随着审美主体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凡此种种,均为“趣味无可争辩”说提供了大量的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为艺术意识形态论作辩护和补充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1992年 第1期 16-21页
作者:潘新宁 
最近,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的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讨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刊物接连发表了陆梅林先生和奕昌大、邵建等同志的讨论文章,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艺术生产两个方面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①在我看来,这些文章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符号的多重能指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 第4期 21-25页
作者:王永祥 潘新宁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天津300204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35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这是以恩斯特·卡西尔及其弟子苏珊·朗格为首的文艺符号学派的著名观点。这个观点产生之后,影响巨大。于是,艺术符号具有表现人类情感的能指,遂成定论。但是,艺术符号仅仅表现人类情感吗?无论是苏珊·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