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第二语言学习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从个体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学习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方面,大量的实验证据证明双语者在执行功能方面表现出优势,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方面,很多研究发现双语者存在词汇通达劣势,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这种影响是暂时的,甚至双语者的某些语言能力还会好于单语者。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加强对第二语言学习利与弊的系统研究,探讨第二语言学习利与弊的发展轨迹和内在机制,而且应该尝试使用因果设计更直接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对个体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影响。
摘要:针对煤矿井下巷道通信特点及井下应急通信对通信质量的需求,结合无线Mesh网络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井下应急通信系统,并且给出了其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案。本系统可以在煤矿事故发生时有效支持井下救援工作的通信需求,对降低煤矿灾害损失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摘要:针对现行按嵌固段和受荷段两段划分计算抗滑桩内力和位移的方法(简称"两段法")不适应受荷段和嵌固段接触面非水平面、受荷段底面与嵌固段顶面不在同一平面的情况,根据荷载类型和作用强度的差异,将抗滑桩受荷段进一步划分为主受荷段和次受荷段(简称"三段法")。基于抗滑桩嵌固段桩周岩土体服从文克尔(***)假定,以悬臂式抗滑桩为例,推导了次受荷段在不受桩后推力作用和受桩后推力作用两种情况下悬臂式抗滑桩内力与位移通用计算公式,并论证了现行"两段法"只是其特解。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抗滑桩"两段法"相较"三段法"计算出的弯矩和剪力在整个抗滑桩部分大多偏小,且偏小程度较大,尤其是在抗滑桩嵌固段;按"两段法"对抗滑桩进行设计将给工程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胆碱酯酶水解机制和有机磷酸酯对胆碱酯酶的中毒、老化和重活化机制,为新重活化剂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半经验量子化学PM3方法对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与乙酰胆碱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在预测人脑乙酰胆碱酯酶三维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对接(docking)技术模拟研究乙酰胆碱、4种有机磷酸酯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在三维空间结构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乙酰胆碱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色氨酸有比较好的对接关系,与谷氨酸距离较远;4种神经性毒剂在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对接情况各不相同,并且其毒性与催化三元体的距离成反比、与静电作用大小成正比。结论:胆碱酯酶催化三元体可能由丝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组成,谷氨酸在促进质子转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中毒和老化都可能存在一系列过程,老化酶形成的初期阶段也可能被重活化。
摘要:“功能性雕塑”,即具有实用性的雕塑作品。出生于法国里昂,如今常驻美国纽约的年轻的尼日利亚裔设计师尼非米·奥古鲁(Nifemi Ogunro),以“功能性雕塑”这一创作概念,使设计、社会议题以及社会可持续性之间的隔阂。工业设计出身的奥古鲁,在其创作过程中注意到了当代设计行业欧洲中心主义的特征,尽管设计在人类各民族、社会中都广泛存在,但当下的主流设计话语权常常将这些更加“小众”的设计风格忽视、抹杀或肆意挪用。
摘要:文章扼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家系统Apex中镇痛药物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和过程,同时也讨论了用药物设计专家系统Apex进行全新药物设计的方法,并依据哌替啶类药物的药效团设计了一个与这一药效团相符的新化合物。
摘要:通过预应力斜拉筋加固的砖墙与无筋砖墙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墙片开裂、裂缝发展过程、抗剪强度、滞回特性等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预应力斜拉筋加固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结构开裂荷载、结构延性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墙体裂缝随着预应力的增加细而密。预应力斜拉筋技术为砌体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加固方法。
摘要:针对苏州阳澄湖大酒店项目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施工技术难题,研究并采用地面整体拼装方案,利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廊桥提升至设计高度再滑移就位,并通过24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放置于两侧高层框架结构劲性混凝土立柱上.为保证大跨度空中连廊吊装及就位过程中结构安全、控制施工安装精度、确保连廊就位后荷载能按照设计要求传递到两侧主楼牛腿上,对连廊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及全过程监测.通过数值仿真、实时监测,全面掌握连廊提升及安装过程中结构受力状态,可为施工方案调整、保障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摘要:用普通弹簧模拟预应力索,以斜腹杆数、载荷步距、垂跨比为试验参数,沿索的法向对索分级施加荷载,进行了7组试验。测试了索的长度、最大垂度值和最大张力等特征值,对索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的试验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腹杆数越多,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越接近;2)试验值与理论值变化规律吻合,表明文献1的基本假定符合索的受力特点,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反映索的变形规律。试验研究为文献1的基本假定及以此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提供了依据,是理论模型能够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最基本的铺垫工作。
摘要:对大跨度钢架连廊提升支架进行设计分析,可用于解决大跨度钢架连廊施工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通过对大跨度钢架连廊提升支架的三维建模分析与计算分析,为大跨度钢架连廊结构的提升精确安装提供技术支持。结合苏州阳澄湖景区配套酒店项目的实际工程,为了保证大跨度钢架连廊在提升安装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钢架连廊提升支架进行受力性能分析,讨论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提升支架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保证现场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