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熊和平"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雷锋”书包及其教育学意蕴
收藏 引用
《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 第4期 10-15页
作者:熊和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雷锋"书包的接受史大致经历了流行、隐退与复归三个阶段。传统意义上的"雷锋"书包暗含着政治教育学的价值诉求,它表征着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与政治、劳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近年来,随着波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校园歌曲中的性别教化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 第5期 84-87页
作者:王鑫 熊和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5211 
校园歌曲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艺术形式,隐含着潜在的性别教化目的。性别是校园歌曲中的常见话语,大致表现为性别角色、性别气质和性别交往等内容。校园歌曲实施性别教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价值灌注式、生命体验式和社会导向式,它们形成了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艺术中教师的身体与命运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 第24期33卷 81-84页
作者:熊和平 刘志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315211 
在近三十年来以教师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中,教师的身体通常被刻画为一种悲情式的美学符号,以此来彰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本研究透过电影中关于教师的种种病例,发现电影镜像中教师的身体遵从着一种"非死即残"或"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类影视中学生身体的“抗诉”方式
收藏 引用
《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 第11期 18-21页
作者:王睿 熊和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生的身体与学校微观制度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微观制度下的身体是被管理的身体,当冲突加剧时学生以身体为武器传达抵抗微观制度的宣言。影视作品中对仪式化、工具化的对象身体与愉悦的、被尊重的现象身体之间矛盾的处理更趋于夸张。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课程改革与学生课堂姿态的变迁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 第2期31卷 23-29页
作者:熊和平 张永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315211 
从身体语义学的视角"重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可以发现其间隐含着变革学生课堂姿态的强烈诉求。给手松绑,是学生课堂姿态变迁的首要步骤。只有手被松绑以后,学生的整个身体才能变得活络起来。用身体之镜去映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观·体验·设计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2004年 第4期24卷 20-23页
作者:王芳 熊和平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湖北武昌430074 
通过景观审美者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由物境上升到情境再升华到意境的意蕴层次结构来探讨景观设计 :从景观审美者的物境体验来表达景观的形式美 ,情境体验来追求景观的意象美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视角的颗粒物空气污染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9年 第2期35卷 75-80页
作者:戴菲 陈明 傅凡 熊和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颗粒物空气污染是世界各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借助CNKI和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城市空间在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系统性地总结该研究领域的整体特征与调节颗粒物污染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结果显示: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自然共生的新城镇景观——记第六届“U+L新思维”暨“画说景观”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15年 第6期 133-134页
作者:熊和平 郭晓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2014年10月18—19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武汉市风景园林学会、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清一乡土文化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小尺度园林静态空间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12年 第18期38卷 204-205页
作者:秦莹 熊和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对小尺度园林静态空间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其设计要点,就其在营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小尺度园林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模式的规范、特点及其形成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 第2期2卷 8-12页
作者:熊和平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规范,教学理论界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看法,以至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处于失范状态,未能很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本文第一部分从模式的基本语义出发,分析了教学模式的规范以及它与教学方法、策略、设计、结构等之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