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熊惠民"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组合连接器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规范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2007年 第8期34卷 250-253,265页
作者:熊惠民 应时 虞莉娟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430070 
动态体系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是复杂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用组合连接器扩展了体系结构描述语言Wright,并由此提出了一种规范动态体系结构的形式化方法。为了支持动态机制,还提出了动态角色的概念。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组合连接器的潜在无限动态结构的规范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2007年 第23期33卷 43-44,56页
作者:虞莉娟 熊惠民 应时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430070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武汉430079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2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是复杂软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体系结构描述语言Wright,提出了一种规范潜在无限动态结构的形式化方法。为了便于使用递归机制,引入了组合连接器和动态角色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动态体系结构的逐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支持潜在无限结构的软件体系结构组合方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 第5期53卷 567-570页
作者:熊惠民 应时 虞莉娟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潜在无限结构的建模需要使用递归机制,为此基于Wright语言构造了一种兼具组件和连接器特征的对象,提出了组件化连接器的概念.利用这一概念及软件体系结构组合机制,设计了一种规范潜在无限结构的形式化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能为软件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反射的连接器组合重用方法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2006年 第6期17卷 1298-1306页
作者:熊惠民 应时 虞莉娟 张韬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连接器的建模与分析是复杂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反射机制,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组合重用方法.为了支持这一想法,借用CSP进程间的运算,提出了连接器组合的一组元操作,并给出了组合连接器的CSP语义.该方法能为连接器提供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思想生成体验 构建知识发展脉络——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 第12期 33-36页
作者:熊惠民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430079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这一章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向量坐标表示的逻辑前提,是用向量法求解几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很多中学教师认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一个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思想生成体验,构建知识发展脉络——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2年 第7期26卷 15-18页
作者:熊惠民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这一章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向量坐标表示的逻辑前提,是用向量法求解几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很多中学教师认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一个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递归数列与循环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08年 第7期22卷 22-24页
作者:熊惠民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算法最适宜处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循环结构的频繁采用是其解题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然而在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中,循环结构最不易掌握,从而它成为中学算法教学的重难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集合论观点辨析分步计数中的重复错误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9年 第1期 34-36页
作者:熊惠民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为了解决计数问题,常常设计一个分步实施直至达到题设要求的方案.采用分步计数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遗漏”与“重复”,其中以“重复”最为隐蔽,难以觉察.这是因为,分步方案不产生计数遗漏,需要的是所有满足要求的情形都能够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9年 第1期 16-17,28页
作者:黄丹颖 熊惠民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 
《两角差的正余弦公式》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处于三角函数与数学变换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三角变换公式不仅能进一步拓宽三角函数求值的范围,并且具有预测变换目标、选择变换公式、设计变换途径等训练功能,所以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特殊问题入手 逐步推广至一般--“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通讯》2022年 第12期 16-19,25页
作者:蒋宗艳 熊惠民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418099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430079 
本文给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一种教学设计,从解决特殊问题入手,逐步将问题推广,每一“特殊”情形问题的解决,都经历了“观察一归纳检验一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将猜想确定为正确的结论,从合情推理上升到论证推理,在一般化的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