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熊范纶"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可变相似性度量的近邻传播聚类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 第3期32卷 509-514页
作者:董俊 王锁萍 熊范纶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研究所南京210003 中国科学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适用于多重尺度及任意空间形状的数据聚类处理。该文从数据分布特性的表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AP-VSM(Affinity Propagation based on Variable-Similarity Measure)。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智能型模糊专家系统开发工具——IFEST
收藏 引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年 第4期13卷 456-461页
作者:淮晓永 熊范纶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本文在对模糊推理问题分析抽象的基础上,讨论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模糊知识表示方法和相应的推理方法,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具有智能引导功能的模糊推理专家系统开发工具——***采用智能引导的机制,用友好的、问答式的会话来逐步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物模拟组件的设计与实现(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 第6期33卷 742-748页
作者:丁维龙 熊范纶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植物形态模拟方法 .根据植物学原理和植物体的特有结构 ,设计了几何结构层、拓扑结构层、外形材质层和环境层四层组件 .文章详细介绍了组件库及不同类型组件的设计方法 ;依据这种植物形态模拟思想 ,开发了植物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 第1期24卷 193-197页
作者:丁维龙 熊范纶 梁荣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310014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为改进传统农业专家系统的决策性能,动态表达其决策结果,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如开发工具、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的构建、虚拟番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智能知识获取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 第2期33卷 227-231页
作者:吴正龙 熊范纶 滕明贵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论文介绍了一个智能系统开发工具的智能知识获取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界面采用可视化的知识表示 ,知识库更加直观 ,并且知识获取直接面对领域专家 ,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自动知识获取 ;同时界面针对不同用户群实现了多种界面变体 ,从而增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权模糊规则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 第4期16卷 506-510页
作者:吴正龙 熊范纶 滕明贵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本文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规则系统,设计了一种加权模糊规则系统,使用遗传算法来学习模糊集隶属函数的位置和形状参数,规则集,包括规则的数目,以及规则的权重.使用Iris数据检验了算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显示,与无权重模糊规则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维关联规则扩展本体规则过程中的一致性维护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 第7期27卷 2583-2586,2601页
作者:董俊 王锁萍 熊范纶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研究所南京21000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提出了将本体规则和关联规则的一致性维护映射到样本空间中解决的策略。通过对基于样本空间的一致性规则模型的建立和证明得出基于规则的一致性判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本体的多维关联规则一致性维护算法MARCMAO,最终得到了基于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构件的植物三维结构模拟模型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 第9期25卷 1624-1627页
作者:丁维龙 熊范纶 张友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安徽合肥230027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回顾了虚拟植物建模方法 ,提出了植物三维结构模拟模型 ,详细介绍了各层构件的功能、算法设计和用户界面 .实践证明 ,该模型在植物形态建模上是有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市场方法的MAS系统任务调度算法
收藏 引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4年 第1期17卷 34-40页
作者:毛雪岷 白石磊 熊范纶 王儒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合肥230027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本文探讨了在Internet环境下,知识型MAS系统的任务负载分配问题,指出了它与网格计算的区别,本文的方法与传统的计算资源分配方法相反,将任务负载看作资源,而将Agent作为消费者,每处理一个任务,就获得一定数量的边际效用,利用市场机制,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