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牛风雷"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温球床辐射传热中的机器学习模型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8期63卷 1213-1218页
作者:吴浩 牛风雷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在高温气冷堆(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HTGR)堆芯球床中,燃料球间的辐射换热是重要的传热模式,与堆芯固有安全特性密切相关。该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球床颗粒间辐射角系数智能预测方案,其中基础计算模型基于角系数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HTR—10蒸汽发生器中两回路耦合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5期37卷 91-95页
作者:牛风雷 厉日竹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0MW高温气冷堆的蒸汽发生器是立式,直流,螺旋管状蒸汽发生器。其工作在中压参数下,必须考虑两相流不稳定性。采用了Zuber-Findlay漂移流模型,借助于多变量频域法分析两相流密度不稳定性。分析了一,二回路之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泡在液态铅铋合金内上升行为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 第B05期49卷 278-282页
作者:赵云淦 牛风雷 单祖华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为利用气泡提升泵的概念设计来增加铅铋合金非等温回路的自然循环能力,需对充入回路的气泡大小进行选择。气泡的初始直径能显著影响气泡提升泵提升自然循环的能力。利用VOF模型,对不同初始直径的氦气泡在液态铅铋合金中的提升作用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核电站可行性分析及基于MCDA技术的优选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 第B05期49卷 147-152页
作者:齐厚博 牛风雷 玉宇 王升飞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将核电站建于地下,不仅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还能更好地利用其非能动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在发生严重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扩散,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4种不同地下核电站设计方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方案的可行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铅铋合金系统氧控旁路性能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1年 第5期42卷 189-194页
作者:李小波 王译锋 朱卉平 刘洋 牛风雷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为研究通过固态氧控有效调节铅铋合金(LBE)系统氧浓度的方法,本文通过修正液态LBE腐蚀经验公式,结合氧化铅(PbO)溶解模型,基于集总参数法并使用FORTRAN语言自编程序计算LBE系统氧浓度;据此研究主回路流量、质量交换器(MX)内温度、PbO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容器中自由液面波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3期36卷 23-28页
作者:张锡文 姚朝晖 牛风雷 王学芳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 
跟踪自由表面的流体体积函数法(VOF方法)建立在部分流体体积基础上,是解决具有表面张力的液面波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可利用部分单元体处理曲边界和内部障碍物。本文介绍了VOF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用VOF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核反应堆冷却剂热物性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年 第5期40卷 41-44,242页
作者:刘祥 郝祖龙 牛风雷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冷却剂是空间核反应堆(空间堆)的重要材料,选择合理、高效的冷却剂对于空间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空间堆常用冷却剂工质钠、钾、锂、钠钾合金、氦气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冷却剂工质在密度、比定压热容、热导率、黏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态铅铋合金回路氧输运特性的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2年 第6期43卷 187-194页
作者:梁瑞仙 杨凌峰 王译锋 李小波 牛风雷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为研究液态铅铋合金(LBE)冷却剂系统气态氧控装置——膨胀箱中覆盖气体的氧输运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ANSYS Fluent对氧输运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覆盖气体流动特性和混合气体中低氧分压特点,对膨胀箱气相空间进行简化,将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流体惯性冲击器过滤性能模拟计算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7年 第12期51卷 2113-2117页
作者:张薇 牛风雷 郭张鹏 齐厚博 王仕集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用微流体惯性冲击器收集μm尺寸气溶胶颗粒是一种新型的过滤方式,弥补了现有过滤收集方式的不足,已有学者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但气流在现有的T型惯性冲击器内压力损失较大且冲击器的加工工艺较为繁琐。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微流体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翼型微通道高效紧凑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0年 第10期54卷 1779-1786页
作者:张天一 郭张鹏 牛风雷 黄彦平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 2)布雷顿循环系统是第4代反应堆采用的新型高效热能转化系统,系统采用微通道高效紧凑换热器作为高低温回热器,其流动换热特性对整体系统热能转化效率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S-CO 2为流动工质,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