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工业检测专业的培养重点,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一般来讲,在学校实施工业检测项目比较困难,特别是带着实际的科研项目就更难。为此,毕业前一年,我们就着手做社会调查,寻求那些具有充实的、内涵工业检测技术的课题,作为工业检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在一次调查中,我们从企业了解到,要研制铸造铝合金的新成份,以期找出新的组织,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以满足国防工业的需要。项目的主体是,通过试配合金成分,进行熔炼、铸造后,对试样作成分、结构组织和力学性能等一系列检测,以探索出最佳配料方案。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业检测毕业设计课题,我们从总体方案制订及试验过程的检测,均坚持以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取得了优良的试验成果和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设计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强度实时监控方法,及时提供干预的措施。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通过编制的程序采集各病区各抗菌药的消耗量,累积得出抗菌药的总消耗量(累积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床日数)采用发生的床位费天数来统计。结果:将得出的抗菌药的累积DDD数及床日数进行相关计算能较快得出抗菌药使用强度的值。结论:通过此方案可以实现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强度的实时监控。
摘要:大学第一课堂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课堂无黏性,即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长期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观察,可把教学全过程分解为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的编码、译码、解码和反馈的过程。而第一课堂无黏性的原因,主要在于此过程中的4个节点。第1个节点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信息进行第2次译-编码的加工,导致课程讲起来"不吸引人";第2个节点是教师照搬教科书,没吃透教材就上课堂;第3个节点发生在教师解码和学生第1次译码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的授课艺术有待提高;第4个节点是学生第2次译码时产生的问题,即学生学习没有内动力,不能使"学生和信息"内化为"学生的信息"。因此,提高第一课堂黏性,教师不仅要判断出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还要自我诊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具体做法是真实面对自己的授课状况和观察学生的"反馈环节"。
摘要: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齐鲁医药学院通过构建“一规范二突出三级递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助力课程改革。分析形成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对形成性评价在基础医学课程融合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摘要:根据某军品部件出现的问题,应用试验设计法成功地找出了最优组合,提高了该部件的强度,解决了该强度问题,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摘要: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在葛根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葛根素随着葛粉加工废水流失,造成了资源浪费。在葛根淀粉提取时同步回收废水中的葛根素是实现葛根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葛根不同部位,以及葛粉提取过程废水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布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葛根淀粉和葛根素同步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过80%的葛根素集中在葛皮中,第一次淀粉提取废水中葛根素含量占总废水的70%左右。淀粉葛根素同步提取最佳工艺为:鲜葛第一次提取淀粉时同步添加2%的D101大孔树脂,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搅拌速度150 r/min,解吸附乙醇浓度60%,解吸附剂体积为废水的30%,解吸2次,每次解吸附时间30 min。通过同步提取工艺,实现淀粉提取时第一次洗涤废水中葛根素回收率达85%以上,并可有效缩短提取时间,避免在葛粉沉降过程中废水经过微生物发酵、物理化学反应等影响葛根素回收效果,为葛根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