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元睿"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NB-IoT组网的葡萄园区环境监测与信息获取系统
收藏 引用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1年 第12期 17-20页
作者:任乐 伍永峰 王元睿 金攀 谭卫 马金虎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 
为实现对大田葡萄的环境参数监测,设计了基于数字传感器、STM32微控制器、NB-IoT无线通信技术、4G和OneNET云平台的近地环境参数采集系统。利用多种传感器,对大田环境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岭隧道围岩监测免疫智能正演反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 第5期33卷 699-705页
作者:王晓 王元 刘晓南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深埋长隧道中大变形、高应力、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长期使用需要使得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成为决定深埋长大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利用位移反分析法分析确定围岩参数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用以处理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与量测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延续与融通——董大酉西北区期间大学校园作品解读(1952—1955)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24年 第1期 46-56页
作者:吴思 王军 王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选取董大酉1952—1955年在国家“支援西北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赴西北区任职期间的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作品进行解析,提出董大酉这一时期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的历史延续性。新中国成立初期,董大酉在西北地区设计实践中,立足于地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免疫算法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参数智能反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9年 第1期29卷 154-156页
作者:王晓 贾晓风 王元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南阳理工学院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松动圈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参数确定往往根据经验公式得到,不能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按弹塑性理论进行设计与分析时,为确定这些岩体力学参数,从实际监测情况出发,根据掌子面的推进过程与监测位移间的变化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大变形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9年 第5期29卷 200-203页
作者:汪洋 王晓 唐雄俊 李强 张炜 王元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宜昌市公路管理局 宜昌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局 
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围岩稳定性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的成败。为了研究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软弱围岩在不同侧压系数和埋深条件下的变形规律,探讨围岩动态变化趋势,文章采用能描述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格形钢板桩结构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港工技术》2012年 第2期49卷 30-34页
作者:王元 王举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72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222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格形钢板桩结构稳定性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不同土质内和不同入土深度情况下格形钢板桩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土质变化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很大,经过地基置换后结构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行为采集系统的用户特征挖掘及分析
收藏 引用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 第3期13卷 296-300页
作者:王存 王元 陈婧 杨雨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结合用户行为时间序列和操作频次,融合FP-GROWTH算法设计了用户特征挖掘算法,建立网络形式的用户行为特征表达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用户行为采集系统,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框架和存储结构。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相应的数据对系统进行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FDP Chip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8年 第4期29卷 713-718页
作者:陈利光 王亚斌 吴芳 来金梅 童家榕 张火文 王建 王元 申秋实 余慧 黄均鼐 卢海舟 潘光华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A novel Fudan programmable logic chip (FDP)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with a SMIC 0. 18μm CMOS logic process. The new 3-LUT based logic cell circuit increases logic density about 11% compared with a traditional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作面顶板灾害类型、监测与防治技术体系
收藏 引用
《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 第2期49卷 1-11页
作者:徐刚 黄志增 范志忠 卢振龙 张震 薛吉胜 王传朋 王元 陈法兵 李岩 刘前进 李正杰 苏波 李春 张春会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4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灾害事故中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占据首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笔者开展了顶板岩性、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