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光斌"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二肽类长链状化合物的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1998年 第10期56卷 937-942页
作者:王光斌 孙命 刘小兰 缪方明天津师范大学晶体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5种新型肽类长链状化合物进行了构象研究,所得结果证明我们的构象搜索方法有效.分子L_3内的芳环堆积作用使整个分子具有特殊结构,这种结构特征可能使其具有特殊生物功能,该结果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量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香积寺石塔雕刻艺术浅析
收藏 引用
《杭州文博》2007年 第2期 106-110页
作者:王光斌不详 
香积寺石塔位于拱墅区香积寺巷内,巷以寺名。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名兴福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香积院,太平兴国三年(978),柯氏舍宅为寺,旧名兴福,大中祥符(1008—1016)中改今额'。香积寺临大运河,交通便利,是当时杭嘉湖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杂文:思想的自由表达式
收藏 引用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 第2期23卷 109-112页
作者:王光斌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 
在鲁迅的所有创作中,其杂文引起的争议最大,争论的焦点在于鲁迅杂文是不是文学,症结则在于鲁迅杂文有无审美性,其艺术特征是什么?我们认为,鲁迅杂文是鲁迅思想的自由表达,是鲁迅文体的彻底解放,是鲁迅追求个性自由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孕育的怪胎——阿Q性格的文化解读
收藏 引用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第3期17卷 238-241页
作者:王光斌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云南文山663000 
阿Q形象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文化角度解读阿Q性格 ,读不尽的阿Q与中国儒道思想有着一根紧密相连的脐带 ,作为个人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具体存在的阿Q性格 ,正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活标本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广南图符壮歌”解读
收藏 引用
《文山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30卷 1-9页
作者:王光斌 戴艳文山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文山663099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文山663099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进行观照,独特的中国"广南图符壮歌"体现了当地壮族在长期稻作农耕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态审美文化:整体生态性、自然生态性、社会生态性、个体生态性。在生态观念基础上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及其形态自有其美学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丝杠支撑轴承性能分析及优化软件开发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20年 第2期37卷 94-100页
作者:倪艳光 王光斌 赵荣多 陈太平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浙江杭州150001 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37 
针对丝杠支撑轴承高刚度、高旋转精度和高承载能力的优化设计目标,依据拟静力学原理和局部网格法对轴承主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所设计轴承进行有限元及磨损分析。对接触角、沟曲率半径和挡边高系数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以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阵CCD光谱分辨率检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年 第7期29卷 1086-1092页
作者:毕继耀 张大伟 杨海马 黄元申 王光斌 苏仰庆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在分析光谱测试仪器检测设备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为解决光栅分辨率测试仪器中存在的电路复杂、探测器灵敏度低、结构可变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线阵CCD ILX554B为探测器的、以STM32F103为主控单元的线阵CCD光谱分辨率检测系统。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atmull-Rom插值算法光栅分辨率测试系统改进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2015年 第8期28卷 1136-1140页
作者:杨海马 王光斌 张亮 苏仰庆 黄元申 张大伟 马贤淑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为了减小探测器采集及软件处理导致的系统误差,提高光栅分辨率检测精度,利用半宽度法设计了一套满足李特洛条件的阶梯光栅分辨率检测系统。搭建了系统的光路,介绍了提高分辨率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探测器像元尺寸对系统分辨率测试精度的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蓄能器充气检测综合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液压气动与密封》2023年 第4期43卷 45-48页
作者:黄世朋 李浩 鲁小强 赵鹏 王光斌 韩树亮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河南郑州450016 
详细介绍了一种对蓄能器充气和对蓄能器内部进行压力检测的综合测试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原理、功能、使用范围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形污水换热管中颗粒污垢沉积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暖通空调》2023年 第7期53卷 166-172,105页
作者:庄兆意 王光斌 徐君 张春田 张彩霞山东建筑大学济南 山东豪迈意绘设计有限公司潍坊 济南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济南 山东中科能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菏泽 
分析了不同污水流速、污水黏度、颗粒浓度及颗粒粒径下颗粒污垢在换热壁面上的沉积、剥蚀及热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水的流速、黏度及颗粒的浓度对颗粒污垢的沉积情况影响较大,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流速由0.5 m/s增大到1.5 m/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