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嘉奇"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中国式产业现代化
收藏 引用
《经济问题探索》2025年 第3期 36-48页
作者:王嘉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430072 
基于2009—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揭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与二者间深层逻辑机理。研究证实: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以民间剪纸艺术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5年 第2期 54-56页
作者:王嘉奇乐山师范学院 
为探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融合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师可以美术学专业必修课程民间剪纸艺术为契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特色、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桥梁,引入OBE教学理念模型,分析课程问题,厘清课程学习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5年 第2期78卷 63-75页
作者:周茂君 王嘉奇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截至2024年2月,国内已有359所院校开设。信息技术的更迭和媒体格局的变迁催生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新文科建设则为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印染艺术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染整技术》2018年 第11期40卷 69-72页
作者:王嘉奇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1331 
对民间印染艺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民间印染艺术中的扎染、蜡染和薯莨染色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民间印染艺术在产品包装设计应用中存在风格过于单一、忽视产品本身价值和无形中增加产品价格等问题。设计师在凸显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对策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画报》2022年 第16期 201-203页
作者:王嘉奇乐山师范学院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进我国教育实践的推陈出新。在新兴技术与智能化理念的支撑下,高校充分借助日新月异的技术实现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当前阶段,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虽已成为新时代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探索与变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技艺术创作与传播行为辨析:从自然模仿到人工创造力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3年 第1期 103-113页
作者:王嘉奇 周茂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与载体,带来了艺术创作方式、创作形式、呈现方式的颠覆式创新,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了业内外对科技艺术伦理的关注。科技艺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延伸,伴随而来的“人工创造力”提法,更激化了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扎染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染整技术》2023年 第10期45卷 84-86页
作者:王嘉奇 谢慧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0053 
非遗扎染艺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非遗扎染艺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研究非遗扎染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赋能马边彝族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 第23期 48-50页
作者:王嘉奇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包装设计的重点、意义与方法,以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结合当地在售农产品包装设计,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本土特色农产品包装相互助力、深层嵌入的现状。并基于360度模型下12重细分指标,分析马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数字人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探析——以敦煌研究院“伽瑶”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4年 第8期37卷 33-36,121页
作者:王嘉奇 杜鹃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目的: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不仅是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还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现在、探索未来的场所。馆藏文物的多元展示是向公众奉上的“文化大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费文化语境下洗衣机设计的媒介语义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3年 第5期36卷 177-179页
作者:谢慧 王嘉奇 廖丹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在传播学的建制导向下,媒介的物质性被长久隐蔽,但随着技术逻辑的颠覆,人们对媒介物质性的讨论热情逐渐高涨。洗衣机这一媒介物质性载体,亦是价值交换规律的人类活动产物。从实体性的角度与人和物的主客体间性来看,洗衣机作为具有媒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