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学清"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仿生纳米诱饵系统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2024年 第19期59卷 1781-1788页
作者:杨龙 王学清 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 
能够中和多种致病物质的仿生纳米诱饵系统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疾病治疗策略,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疾病治疗方法相比,仿生纳米诱饵系统展现出了高效的致病分子除能力、卓越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持续或重复给药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与数学》2020年 第11期40卷 2161-2171页
作者:李喆 王学清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长春130022 
文章主要研究反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给定反对称矩阵,分别利用Rump区间牛顿法和Kantorovich定理,设计算法输出其高精度近似谱和可信误差界.算法保证在误差界范围内,存在一反对称矩阵,该反对称矩阵的精确谱为输出的给定矩阵其高精度近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响应型小分子前药纳米粒的代谢与药效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21年 第2期56卷 476-486页
作者:赵耀 杨璨羽 张强 王学清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 
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微环境相比,肿瘤微环境具有显著差异,如谷胱甘肽相关代谢酶和活性氧在不同亚细胞结构中高表达,造成氧化还原状态失衡。根据这种特异性的氧化还原状态,可以设计一系列通过氧化还原响应型连接臂相连的小分子前药纳米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看我国药剂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与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2002年 第2期37卷 81-83页
作者:王学清 吴镭 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北京1000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北京10008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剂学已由20世纪40年代的工艺性应用技术、50年代的物理药剂学时代、60~70年代的生物药剂学、80年代的临床药剂学时代,发展成为一门有系统理论指导的研究剂型和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评价和使用的综合应用科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8年 第10期53卷 1620-1629页
作者:王兴 王瑶琪 张强 易崇勤 王学清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 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DS)具有缓控释、靶向等诸多优点,是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传统宏观的药代动力学有时难以真实有效地预测体内药物的药效,迫切需要将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拓展到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理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2004年 第9期 16-17页
作者:王学清江苏东海县浦南中学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胰岛素口服纳米骨架给药系统的体内外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 第19期46卷 1496-1500页
作者:李松 张华 王学清 王坚成 张烜 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 
目的设计制备一种可用于胰岛素口服给药的新型纳米骨架系统,并进行可行性评价。方法以微粉硅胶为骨架吸附胰岛素,再用聚丙烯酸树脂(EUD)进行包衣,制备了具有纳米骨架结构的胰岛素口服固体给药系统,并对处方比例进行了优化;测定了给药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CK视角下中学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设计——以右手行进间投篮为例
收藏 引用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年 第15期 69-71页
作者:王学清 郭丽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0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实施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维度的核心要素。该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以中学篮球基本技术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
收藏 引用
《应用数学进展》2020年 第10期9卷 1766-1775页
作者:王学清 李喆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吉林 长春 
本文主要研究实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给定实对称矩阵,首先利用Matlab中的eig命令求其数值谱,然后利用Kantorovich定理,设计算法计算数值谱的可信误差界。算法保证在该误差界范围内存在一实对称矩阵,该实对称矩阵的精确谱为给定实对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H和靶头密度对FcBP修饰的PEG-PCL胶束在Caco-2细胞上摄取与外排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7年 第8期52卷 1331-1336页
作者:宋晓宁 李瑞 张华 代文兵 何冰 郑颖 张强 王学清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澳门999078 
利用小肠上皮细胞顶膜侧和基底侧pH的差异以及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与其配体结合的pH依赖特性可能增加配体修饰的纳米载体从小肠上皮细胞顶膜侧向基底侧的转运,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本课题制备了靶向于FcRn的短肽FcB...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