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屹飞"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小木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观资中木偶《张大千之匪巢磨难》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4年 第2期 37-39页
作者:杜建华 王屹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2023年7月10日晚,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艺术节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四川资中木偶剧团演出的原创四川本土题材剧目《张大千之匪巢磨难》。这是该剧继2021年第一次亮相成都之后再次登台蓉城,之前他们还获得了全国第六届皮影木偶展演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矮子丑及剧目特征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24年 第5期 67-74页
作者:杜建华 王屹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基于中国戏曲行当艺术发展历史的视角,较之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有300年历史的川剧丑行是一个发展得较为充分和完善的戏曲行当,大致可以分为十三个类别:袍带丑、官衣丑、龙箭丑、褶子丑、方巾丑、襟襟丑、烟子丑、娃娃丑、老丑、丑旦、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剧市场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策略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0年 第5期 74-78页
作者:王屹飞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当前川剧文化市场存在着高端产品产量不足,碎片化产品充斥市场,众多剧目产品推广不力等问题。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川剧文化的推广需要与新媒体相结合,同时,川剧的艺术特点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也极为适应。川剧艺术在弹幕视频网站、短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流媒体重启川剧节目及主持人的培养——从现代传媒角度谈振兴川剧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5年 第5期 31-34页
作者:王屹飞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本文从戏曲艺术与传媒的结合出发,提出川剧目前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支持。文章简要分析了全国各地方剧种与传媒结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川剧过去与电视媒体结合曾经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川剧要在电视屏幕上重现的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工业化视角看中国当代电影产业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8年 第1期 131-134页
作者:王屹飞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本文以电影的工业和艺术双重属性为切入点,通过对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电影工业的特殊性分析,讨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出现的"跳跃式"发展等问题的缘由,主要来自于受众在社会转型期的躁动心态所导致的非理性的电影诉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明伦早期剧作述评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9年 第5期 4-13页
作者:杜建华 王屹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川剧作家魏明伦是20世纪后期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其剧本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本文以其20世纪50-70年代改编、创作的近20个剧本为依据,以其《宋襄之仁》等为重点,探讨魏氏创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早期剧作的艺术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彝剧建设之路探索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1年 第11期 4-7页
作者:杜建华 王屹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是彝族主要聚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四川彝族歌舞、彝族题材戏剧创作的实践与积累,多种理论探讨储备,为四川彝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种形态并存的四川羌族戏剧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1年 第5期34卷 127-133页
作者:杜建华 王屹飞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在四川羌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形态的羌族戏剧,包括作为祭祀戏剧的释比戏、花灯戏和脱离了祭祀活动的羌戏。厘清羌戏与释比戏的不同概念、属性、范畴,全面了解羌族戏剧多元并存的形态,有利于正确认识羌族戏剧的时代特征与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培育·扶持·创新发展——2011-2015年度成都市促进川剧发展工作研究报告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6年 第3期 231-263页
作者: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杜建华 禹银花 曾浩月 王屹飞不详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前述有着300年历史的川剧是久经巴蜀文化浸润而培育出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四川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表演艺术,为四川人民所喜闻乐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