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庆国"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学科协作在心内科住培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年 第3期 118-121页
作者:郝杰 王庆国 彭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危险因素寻踪作为教学案例,探讨了多学科协作在心内科住培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通过设计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整合心内科、内分泌科和营养科等专业资源,实施为期6个月的教学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住培医师在临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测量学与GIS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测绘通报》2013年 第5期 108-110页
作者:王庆国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从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出发,针对目前非测绘类专业在基础测绘教育方面存在的局限,提出将测量学与GIS两门课程从教学目标设计到教学内容组织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以顺应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适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提升相关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辐射交联聚酯粒子制备绿色轮胎用湿法混炼共沉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科学:技术科学》2020年 第3期50卷 312-322页
作者:王凯 王庆国 王童瑶 彭博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042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42 
解决湿法混炼共沉胶的难加工问题对发展高性能绿色轮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聚酯滚珠增塑橡胶"的概念,设计制备了辐射交联聚酯粒子(radiation-crosslinked polyester particles, REP),并研究了REP对湿法混炼共沉胶的加工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趣有味 实为难得——论王小波杂文中的“黑色幽默”
收藏 引用
《作家》2011年 第20期 9-10页
作者:王庆国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黑色幽默"是作家王小波最有标志性的特点,王小波在杂文中通过"黑色幽默"揭示了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的荒诞可笑,通过&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销售信息系统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 第8期22卷 68-72页
作者:蔡淑琴 王庆国 金鹏 黄莺 石双元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分析了企业销售信息流 ,设计了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销售信息系统主要数据模型 ,给出了主要功能与结构 ,并讨论了系统开发中两个关键问题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实体导向的XML一般数据模型及实现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4期33卷 108-111页
作者:蔡淑琴 张园 梁凯春 王庆国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明确提出XML带来了数据模型设计从关系导向到实体导向的转变,分析了XML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前者具有减少结构性冗余、灵活表达元组间的并列、包含、嵌套等关系的优点.同时,提出了一种XML的一般数据模型,包括描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稳定度全固态脉冲源的优化设计与评估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15年 第3期41卷 1015-1020页
作者:赵敏 王庆国 周星 杨清熙 褚杰军械工程学院电磁环境实验室石家庄050003 
为了给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环境效应研究提供稳定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电磁脉冲源,基于雪崩三极管的雪崩效应,采用10级Marx电路结构研制出了一种高稳定度电磁脉冲源。首先对影响脉冲源稳定性的首要因素—三极管的选择作了详细阐述,然后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快沿脉冲下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15年 第1期41卷 327-332页
作者:杨清熙 王庆国 周星 赵敏 王琳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77108部队 
为得到快沿电磁脉冲对传输线的耦合规律,建立了无损和有损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电路仿真模型,并利用其他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端接频变负载的无损三导体传输线为代表,建立了其无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状态变量法验证了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的等效磁导率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2年 第3期20卷 36-40页
作者:曲兆明 王庆国 秦思良 胡小锋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石家庄050003 
为了预测复合材料的等效磁导率,建立了填充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等效磁导率的物理模型,应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核壳粒子以单一介质球代替的等效方法并推广得到椭球核壳粒子情况.基于平均极化理论和Maxwell-Garnett理论给出了核壳粒子以特定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木造建筑工法与预制装配式设计的关系——以加拿大建造技术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18年 第6期 106-111页
作者:李珺杰 王庆国 吕帅 林中法 张超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04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518060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业学院 
从加拿大木造建筑的设计与技术发展历程着眼,解析现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木结构组件、预制木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建造工艺之间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