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电动机易发的过负荷故障 ,在分析电动机的发热机理和传统的反时限过负荷保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基于热积累、负序电流等因素的电动机过负荷智能保护设计方案 ,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电动机过负荷时的实际情况 。
摘要:为研究热轧结构钢氧化铁皮厚度、结构及其对酸洗质量的影响,设计了“高温、低冷速”和“低温、高冷速”两种热轧工艺,并进行了热轧结构钢的生产制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带钢宽度方向上氧化铁皮的厚度分布、结构特点和带钢酸洗后的表面形貌;基于不同热轧工艺下氧化铁皮厚度、结构差异,对带钢的酸洗效果以及酸洗色差缺陷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热轧结构钢氧化铁皮由外侧Fe_(3)O_(4)和内侧FeO的低温转变组织构成。由于热轧过程和卷取后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带钢边部氧化铁皮厚度小、结构致密,Fe_(3)O_(4)的含量比中部高;带钢中部氧化铁皮厚度大、结构疏松,FeO组织的低温转变比边部更充分。“高温、低冷速”热轧模式下氧化铁皮横向均匀性较差,边部、中部厚度相差4.7μm,其中Fe_(3)O_(4)层的厚度差为2.5μm。“低温、高冷速”热轧模式下氧化铁皮横向均匀性良好,不同部位氧化铁皮的厚度相差2.5μm,相比前者减少了46.81%,而Fe_(3)O_(4)层的厚度相差0.2μm,仅为前者的8.0%。氧化铁皮厚度、结构的横向差异是带钢酸洗色差缺陷的主要诱因。共析组织(α-Fe+Fe_(3)O_(4))疏松多孔,其酸洗过程以“剥离”的方式进行,酸洗效率更高。带钢优先完成酸洗的部位持续与酸液接触,在表面产生大量的“侵蚀裂纹”,形成宏观色差。改善氧化铁皮分布,控制氧化铁皮中Fe_(3)O_(4)、共析组织的比例是优化生产工艺、提升酸洗质量的关键。
摘要:根据桃小食心虫幼虫、蛹、成虫3种虫态各自形态及生理特点,克服了幼虫和蛹的几丁质、糖含量较高,成虫鳞片较多的特点,探讨3种虫态总RNA的提取方法;设计该物种β-actin基因的简并引物并对其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提取获得的RNA可以满足RT-PCR等后续试验需要;β-actin基因在桃小食心虫幼虫、蛹、成虫3种虫态中表达稳定;首次获得了桃小食心虫的β-actin基因序列(Genbank:KJ002793)。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