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以山西忻州某矿9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9301工作面运输巷试验切顶卸压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通过顶板爆破预裂技术+恒阻大变形锚索+留巷段巷道支护及挡矸设计,减小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无煤柱开采。现场监测表明,该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切顶卸压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该矿的成功试验,不仅解决了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地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质量直接体现了人们对高品质、高效率、高情感的人性化居住空间的向往和追求。居住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在满足物质条件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享受,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标志。
摘要:基于单片机的大棚卷帘机控制装置,专为农业大棚设计,包含了单片机检测和控制电路以及交流接触器在内的完整电路,采用手动和遥控两种方式进行控制,更大程度的满足农户的实际需要。
摘要:雄安新区是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的交通发展目标。遵循雄安新区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出行”指导思想,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雄安新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繁华不堵”的交通发展目标,以中交未来科创城为例,对“绿色出行”目标导向下的新区交通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围绕“交通有序畅通、街道活力繁华”的核心理念,以“先静后动、先人后车、先快后慢”为原则,从慢行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交通组织和智慧交通五大方面入手,研究提出:(1)净化地面交通、创新支路断面,构建慢行友好的活力街区;(2)“全时空”覆盖、“全过程”衔接,创新极致服务的地面公交;(3)价格调控、巧妙设计,合理引导小汽车交通;(4)支路右进右出、动态信号配时,科学组织干路交通;(5)智能驾驶多元化场景、定制智慧公交学生接送系统,打造智慧交通示范园区等规划创新策略与方案。规划思路突破了传统,是雄安新区绿色出行目标下智慧交通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以期为雄安新区其他新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提供规划样板,为雄安新区实现“90/80”绿色出行目标贡献中交智慧。
摘要:冰-冻破坏是寒区冬季输水渠道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准则。本文从冰盖生消过程中结冰初期、流冰期和封冻期3个阶段衬砌结构冰冻破坏机理出发,考虑在冰-结构-冻土协同作用下,基于弹性地基梁Winkler理论推导了衬砌结构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分别建立了3个阶段衬砌结构的冰冻破坏力学模型,并结合相应荷载组合和边界条件对模型求解获得了衬砌结构的挠度、内力和应力的解析表达。应用该模型对南水北调京石段某输水渠道进行冰冻破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冰初期、流冰期和封冻期3个阶段衬砌结构的法向冻胀位移最大值分别为10.62、13.89和5.05 cm,对应3个阶段衬砌结构的截面最大拉应力分别为3.63、4.11和2.05 MPa,且破坏位置均在冻结区坡板的中下部,与现场监测渠道冰冻破坏分布规律吻合。据此,建议寒区冬季输水渠道控制运用中应尽量缩短结冰初期、流冰期时间,延长第3阶段稳定封冻期时间,同时应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和冰盖厚度。研究结果可为寒区冬季输水渠道抗冰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摘要:研究海洋表面烃类富集状况在监测海洋环境和探测海底油气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海表渗漏烃中,甲烷是气态烃中最具代表性的组分。为了精准识别海表甲烷异常,研究设计了相应光谱实验,以海水为背景测定甲烷光谱反射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甲烷的光谱特征,运用比值导数光谱法削弱海水背景组分的光谱干扰,提取出甲烷光谱吸收特征波段。研究发现甲烷在1642—1672 nm和2169—2378 nm波长范围存在光谱吸收,通过比值导数处理后显著增强了其中1642—1672 nm和2169—2208 nm区间的甲烷吸收特征,在Rebecca等提出的CH_(4)I甲烷反演指数的基础上加入比值导数参数,建立了基于AVIRIS数据的海表甲烷含量指数MI,与甲烷含量的相关系数R^(2)=0.9942,将其应用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圣芭芭拉海峡Coal Oil Point(COP)烃渗漏区甲烷异常识别,并与CH_(4)I指数和Bradley等提出的AVIRIS CH4指数ζ(L2298/L2058)进行反演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运用MI指数可以有效识别海表甲烷浓度异常,与ζ、CH_(4)I指数反演结果相比,MI指示的甲烷浓度异常分布与ζ指数反演结果更为吻合,效果显著优于CH_(4)I指数反演结果。
摘要: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中,梁和柱结构体系具有的耐火极限高低是防火性能好坏的关键。本研究应用耐火性能优异的葡萄牙软木板,针对工程应用中常见的木梁柱、钢梁柱结构件,对其进行新型连接件设计,以及梁柱件与软木板的两种防火复合结构设计、制作及其浸渍剥离性能测试和木柱体与软木板的防火复合结构耐火测试等分析,以期为人们创造更高质量的居住安全环境,对提高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防火性能技术水平具有工程价值。
摘要:针对老旧小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外墙干式点挂保温系统,通过安装卡锚件+锚固岩棉板+干挂涂装板的3步锚固干挂工艺,对老旧小区外墙进行保温改造。该系统兼具施工便捷、工期短、对居民干扰小和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湿作业和现场工作量。经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热工性能等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摘要:针对全球普遍认可和大力推广的木结构建筑,本文就影响木结构建筑性能的设计要因出发,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开展其动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促进具有我国自主产权与特色的木结构基础研究技术提供借鉴,为提高木结构建筑的整体综合性能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线上与线下课程教学的发展与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高度关注。课程思政作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关键构成要素,其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具体实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以常州工学院土木类专业课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为例,提出了“立身守业、合作进取、爱国为民”的课程思政路线,采用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探索了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与评价方法。实践证明,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