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清平"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由《聊斋自志》看蒲松龄对《聊斋志异》的诗性定位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 第1期 96-106页
作者:王清平淄博市博物总馆 
蒲松龄40岁时写下了《聊斋自志》,表明他已有结集付梓的打算。《聊斋自志》篇首即对屈原和李贺极为推崇,开宗明义告诉世人,这是一部诗性小说,与传统的志怪、传奇都有所不同。蒲松龄的早期诗歌亦有营造屈原、李贺诗中意境的强烈倾向。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薄胎瓷绘画性审美表现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16年 第11期52卷 111-113,121页
作者:王清平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333000 
薄胎瓷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其绘画性审美表现具有悠久传统。薄胎瓷绘画性审美表现与薄胎瓷的材质特性紧密相连,在与材质特性的融合中,在笔触、色彩、空间、光影等方面形成鲜明特征,并在技术进步、艺术化趋势、文化回归和设计观念等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述王恩怀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12年 第3期48卷 70-73页
作者:王清平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333000 
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恩怀出身陶瓷世家,自小随其父人称"青花大王"的王步学艺作画,又拜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为师学习粉彩,笔者尝试从传承、创新以及传承与创新二者相融合三个方面,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中国传统装饰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传承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1年 第3期26卷 56-57页
作者:王清平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市333000 
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装饰是我们设计灵魂的源泉,剪纸、蜡染、刺绣等民间艺术也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现代陶瓷装饰设计增光添彩。中国的现代陶瓷装饰文化馆的形成和设计风格的追求,都必须根据当前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部推陈出新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力作——评尚继武的《〈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 第3期35卷 31-37页
作者:王清平<蒲松龄研究>编辑部山东淄博255100 
尚继武的专著《〈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吸收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营养,在借鉴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叙事学的分析维度和批评方法,从叙事时空、叙事修辞、叙事序列、人物角色和叙事情境等维度对《聊斋志异》的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陶瓷书法的艺术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1年 第4期26卷 82-83页
作者:王清平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市333000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含墨的艺术,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但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陶瓷同书法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两者成功地驾驭,在于对两门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闻专题如何讲好“故事”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09年 第5期 61-62页
作者:王清平江西电视台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讲故事则是最通俗、最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从古至今,无论在何种文化艺术和传播方式中,故事都是所有人群了解历史、感知社会、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新闻专题是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目类型。如何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敢于创新 自成机杼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4年 第4期29卷 24-27页
作者:王清平景德镇市陶瓷艺术研究院 
清代画家石涛在《画语录》中开宗明义:“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每一化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最独特的自我,化为笔下的神奇。出生陶瓷世家,自小浸润在陶瓷艺术中的我,耳濡目染着“敢于创新,自成机杼”这样的家学理念中长大,于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煤炭技术》2008年 第7期27卷 45-46页
作者:王清平七煤集团公司建设工程总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是指根据设计规划确定的基本技术方案,从技术上逐层全部展开,直至完成试制产品样机所需全部技术图纸及文件的过程。主要阐述了机械本体设计、控制部分设计、传感器和变送器的选取、系统调试和现场调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
收藏 引用
《能源与环境》2014年 第2期 30-31,34页
作者:王清平杭州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3 
针对目前建筑设计能耗指标落后的问题,提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原则,并对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节能设计提出可供借鉴的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