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王蕴波"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粤北食用百合的N,P,K配比施肥研究
收藏 引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4期23卷 72-74页
作者:邓军文 王蕴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佛山52800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艺系广东南海528231 
针对粤北种植百合的土壤pH值普遍偏酸性,通过在大田中试验发现,有机质含量缺乏,缺钾严重,氮素含量中等,磷素含量充足,采用NPK 3因子3水平正交设计,经多重比较,以处理3(N∶P∶K为1∶3∶3)的效果最佳。N,P,K配比施肥结果表明重施钾肥增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麦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鉴别小麦品种——Ⅲ.小麦醇溶蛋白电泳图谱数据库建设与程序设计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 第S1期15卷 5-8页
作者:王明泉 王蕴波 张秀艳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本数据库系统是在CCDOS2.13H下,采用Fox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的。在程序设计方面运用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各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同时加入统计分析模块,丰富了本数据库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高校农林专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科学管理
收藏 引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 第5期33卷 52-57页
作者:曹毅 王蕴波 陈文胜 喻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艺系广东佛山528231 
根据园艺(园林)产业发展的特点,地方经济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开展了研讨式教学、实验课教学、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基地促进了"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农林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是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小麦若干品质性状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 第4期14卷 9-12页
作者:李慧芬 王蕴波 林佩霞 朴广德 薛东红吉林农业大学 
利用4×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春小麦若干品质性状配合力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DS—沉淀值的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占优势,面筋、蛋白质及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及缬氨酸)含量以非加性效应占优势;沉淀值、面筋值与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小麦部分农艺性状在杂种一代优势表现及相关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 第S1期14卷 31-35页
作者:李慧芬 王蕴波 朴广德 林佩霞 曹杰 候晓华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农垦局 
利用4×5及4×6两个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44个杂交组合,对F_1部分农艺性状遗传表现及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抽穗期有超早亲、近中亲和超晚亲的遗传现象。千粒重、主穗长及主穗小穗数存在倾低亲、近中亲及倾高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基础实验中心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 第2期26卷 132-134页
作者:林雪玲 伍国明 王蕴波 顾万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佛山528231 
从学校实验教学实际出发,参考相关地方农业院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统筹各专业的发展和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的共性,通过对传统实验室进行规划、改造、设计和整合,构建生物基础实验中心,探索出适应学院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盐碱洼地井灌水稻最佳密度函数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 第S1期12卷 13-17,27页
作者:王福荣 孙长占 马景勇 邵喜文 牟金明 王蕴波 史树森 高杰吉林农业大学 
本文通过水稻密度的组成要素行距、穴距和每穴插秧株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探讨了在一般农艺措施条件下吉林省西部盐碱洼地井灌水稻区的最佳种植方式和合理群体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稻品种藤系138产量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株高配合力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 第S1期15卷 9-12页
作者:李慧芬 王蕴波 李泽鸿 姚玉霞 李月茹 林佩霞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利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株高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从矮生性来看一般配合力效应以J31最高;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达到79.14%,71.61%;株高与产量构成因素(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重)相关系数皆未达显著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